凯里学院

介绍侗族萨玛节 - 草稿

2023-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21民本

萨玛节也叫祭祀莎岁,侗语“萨”是祖母,“玛”是大的意思,“萨玛”即是大祖母的意思(又称萨岁)。相传早在母系氏族社会,侗族有一位英勇善战的女首领“莎岁”,在抗敌入侵的战斗中百战百胜屡建奇功,不幸在一次战斗中与数十倍于已的敌兵包围,最后壮烈牺牲。族人为纪念她,将其奉为能给侗族同胞带来平安和幸福的神灵,尊称她为“萨玛”。因此,在侗寨都建有祭祀坛或“圣母祠”,以供奉她的英灵。并于每年春节举行一次演习性的军事活动以示缅怀。祭祀那天,人们举刀舞枪,鸣锣吹笙,在“炮火”中高呼着冲出村外,归来时还用标枪穿着用稻草扎成的敌人“首级”表示获胜。

    萨玛是整个侗族(特别是南部方言地区)共同的祖先神灵的化身。侗族认为祖先神威巨大,至高无上,能赋予人们力量去战胜敌人、战胜自然、战胜灾害,赢得村寨安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因而对之虔诚崇拜,奉为侗族的社稷神。

同时,萨玛又是传说中的古代女英雄,在侗族古代社会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人们对她无比崇敬,将她视为能带来平安吉祥的神灵,尊称她为萨玛。侗乡有句俗话:侗家萨大,客家(汉族)庙大。在侗族人民的心中,萨玛是他们最大的神。

    为了祭祀萨玛,人们在寨子中间的土坪上垒起土堆,作为祭坛和供奉祭祀萨的场所--然萨(侗语,然是房屋,汉译为祖母的房屋,也称萨玛祠、圣母祠)。有的侗寨还建有萨玛祠。清代光绪年间,三宝各村的露天祭坛先后建为然萨玛即萨玛屋,颇具意味的是,屋内没有神像,只有神位,神位上树着一把半张开的大黑伞,伞下垒有一堆石头,那即是萨的象征,象征着侗家人在萨玛英灵的保佑下幸福安康,团结坚强。

年年农历正月、二月都要在然萨举行盛大的祭典,场面庞大而壮观,代代相传,形成了今天的萨玛节。

                                            姓名:吴玉娇

                                            班级:21民本班

                                            学号:2021410070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