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网中33期常巧茹读书打卡第177天2022.10.06—
咨询中,是贴近人还是贴近问题? 答案肯定是贴近人,这个人面对问题、处理问题的独特行为模式是什么?要创造一套更有效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原则、方法和策略。
2.若要贴近人,要贴近人的什么?(感受、思考、行动、需要)
这些都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感受和需要,因为感受是灵魂的语言。一个人什么时候能回答:我需要的是什么,我愿意多做一些。能回答这些时,他的脑袋是比较清晰的,是有了希望和一些能量。
3.如何能够贴近受困者的感受,让其感觉被懂,又不泛滥?
创造性的创伤是根据理论模式去理解人,而不是根据这个人去理解他。举例:一个男孩子28岁,对女朋友很不放心。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初学精神分析的,先问他和妈妈的关系如何。他说和妈妈关系好,咨询师不太认同他的回答,让他回去认真思考和妈妈的关系是否有过不愉快……(找问题)
咨询师强烈的暗示让来访者感觉害怕,让一个人原本没有创伤的经验却有了创伤的感受。
和妈妈关系好,就善用这个关系,怎么可以帮到他?
贴近就是:先承接情绪,再引导思考,对来谈者给出了解的响应,来谈着述说这一段心事,最想被懂的是什么?让来谈者安下心来,接着去想: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最想改变的是什么?
如例子中,这个男孩需要的是在他和女友的关系中,互相支持,能够相信对方。
非自愿的来访者和处在危机中的来访者,要花时间贴近他,先处理他的情绪,再去引导他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收尾要慢慢的收,给来访者一个缓冲的时间,何尝不是一种贴近呢?比如说: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可能不能聊的更多了,您看还有什么想聊而没有聊到的吗?这样,语言进行了软化,来访者也知道时间快到了,可能自己主动选择不说更多了,自己来收尾,可能会比较好
聆听的层次:听出弦外之音,听出心声和内容。
贴近就是积极共情、重新架构和一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