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杂文小品散文

回乡:十三

2024-01-28  本文已影响0人  汾湖草木人

下了一夜的雨,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大冷的冬天,没有铁马冰河,也没有雪花飞舞,只有大山里常见的阴云密布的天气。

快过年了,马路上已经挂满街灯和红灯笼,夜晚的古镇灯火通明。静寂是最美的夜景,不需要任何喧哗。这个时候,母亲家是不必特意去开启自家门口、屋檐下那盏路灯的。

后天就要返苏了,换句话说,就是回我自己的家。于我而言,娘家婆家都是远方。今天陪母亲去剪发。走在挂满街灯和大红灯笼的路上,又是一种与故乡擦肩而过的心情。

过去的家乡,在我成长的那些岁月里,古镇是没有像现在这样繁荣昌盛的。春节四年一次的龙灯会从小看到大,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是我们最大的乐趣,慰藉贫乏童年的生活。但根本没有像现在这样,拉街灯,挂红灯笼,以及那些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的商场和超市。等到正月十三和十四十五那几日,白天夜晚,上演的是不夜城。话说回来,明年的那个时候,我人早已不在故乡,在他乡。或者说,在我的第二故乡:原来叫“芦墟”,现在叫“水乡客厅”。

拐角的商店里,传来最流行的网络歌曲,不时将我从一处街景唤到另一种街景。遇见街坊邻居,过去的,现在的,熟悉的,打打招呼。有我不熟悉的,别人一问起,母亲就会对人家介绍我。你家三姑娘来了?别人问母亲。要过年去了吧?不,我马上要回苏州了。然后,对方都会接上来:不过年了?龙灯不看了?……

走进母亲指定的、离家最近的那家理发店,理发师是位三十多岁的女子,母亲是她的老顾客,店里有人,我们只好再等一会。看墙壁上挂的牌子,上面有理发价,还算便宜。进来剪头发的都是老年人多,不洗头,十五元。过了年马上就满八十二周岁的母亲,固执地对我们说,她的头发不好看,她嫌白得不亮,母亲羡慕那些头发白得发亮的同龄老太。

依我之见,的确,母亲的头,看上去,还有四分之一黑不算黑,白又不算白的头发,稀稀疏疏镶嵌,给人某种抓不住的颜色。我想,这或许是因为,我的母亲平时会唱会跳,直到现在还经常参加一些老年集体活动的原因。多才多艺的母亲是值得我们羡慕学习的。

泮水龙灯会是播州最浓重,最富有地方活跃特色的活动,持续了上百年。只有新年才有,四年一次。这次因口罩病推迟了三年,又赶上2024年是龙年,临近春节,到处喜气洋洋迎新春的气氛特浓烈。所以,我听到最多挽留的话,都是关于这方面的话题。

原本讲好今天午饭后与姐姐一起,搭弟弟的车去他们的粑粑柑基地看看。终因嫌天气不好尚未成行。后来,等父亲午休后,我和姐姐沿着青山脚下的田野小径去了毛力园和落时雁乡村闲逛了一圈。在美丽乡村振兴的路上,葱茏的庄稼地与那些枯萎的草木形成鲜明的对比。联想到那句“目之所及皆是过往,心之所念皆是人生沧桑”的话,内心百感交集。

晚上,母女仨人守着父亲,守着温暖的火炉拉家常。今天的父亲虽然神清气爽,弟弟一早还抽空带他去理发店理了发,修面。但父亲的右右手脚从前一天开始就出现浮肿现象,吃了药不管用。脚痛无力,这导致了父亲不能正常行走。一辈子都力求做好自己的父亲,显得非常无助,特别难受。父亲的难受,我们看在眼里,心里更加难受,沉重。见此情形,父亲反倒安慰我们,不要伤心难过,他说生死有命,说自己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一边还自言自语:如果正月初一不走,正月十五不走,那就还有希望再活两年……

母亲安慰父亲:我希望你能多陪我几年,就现在这个样子也行。以后我守着你,寸步不离……

这一刻,我们姐妹泪流满面。真正体会到,人间的生离死别,是近距离的相处。也是那些藏在时间深处最哀伤的气息……无论驻足,还是转身,还是凝望,已经交叠成一张无色的底片,深深印在脑海,随光阴浮沉。

2024/1/29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