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集仿写作业
一。景物细节描写,以景托物,用象征的手法表达心情
山路变得弯弯曲曲,快到天城岭了。这时,骤雨白亮亮地笼罩着茂密的杉林,从山麓向我迅猛地横扫过来。那年我二十岁,头戴高等学校的制帽,身穿藏青碎白花纹上衣和裙裤,肩挎一个学生书包。我独自到伊豆旅行,已是第四天了。在修善寺温泉歇了一宿,在汤岛温泉住了两夜,然后蹬着高齿木屐爬上了天城山。重叠的山峦,原始的森林,深邃的幽谷,一派秋色,实在让人目不暇接。可是,我的心房却在猛烈跳动。因为一个希望在催促我赶路。这时候,大粒的雨点开始敲打着我。我跑步登上曲折而陡峭的山坡,好不容易爬到了天城岭,来到了北口的一家茶馆前,吁了一口气,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我完全如愿以偿了,因为巡回艺人一行正在那里小憩。
北风嗖嗖地吹,没等抬起脚,便觉得后面像是有人推搡,身子不由地飘摇起来。走到马路上,路灯也像一夜没睡的看门老头,不大清亮。路边的枯叶被风卷着向中间聚拢,被偶尔路过的汽车碾在车轮下。柳枝上的叶子还没有掉光,稀稀疏疏的,尽管也失去了水分,但倔强还在,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阿玲莫名地心生崇敬,你真棒,虽然秋天没披红戴绿,像枫叶那样出尽了风头,但是在萧条的初冬,却还有力气在撑着。她看看身边的丈夫老赵,她想说她自己就像这柳树,但嘴巴张开又快速合上,因为这个时候说这种话他会生出恼来。
二。动作细节,人物性格特征突出
我和大家一起登上客店的二楼,把行李卸下来。榻榻米和隔扇又旧又脏。舞女从楼下端茶上来。她刚在我的面前跪坐下来,脸就臊红了,手不停地颤抖,茶碗险些从茶碟上掉下来,于是她就势把它放在榻榻米上。茶碗虽没落下,茶却洒了一地。看见她那副羞涩柔媚的表情,我都惊呆了。
“去医院吧。”阿玲立马穿好衣服。老赵坐起来,整个人越发萎靡。腿站不住,走路晃晃荡荡。临走去趟卫生间,坐在马桶上,身子直摇晃,两只手使劲抓住马桶的两侧,如同坐过山车时人们紧紧抓住扶手一样。
阿玲和丈夫老赵走在去医院急诊的路上,阿玲的脚步跟不上老赵,只听到她皮鞋嘎达嘎哒地奔着,和老赵的脚步声不太合拍。老赵边走边自言自语,“就怪了,我怎么会晕呢?”“你说我这是怎么了?”
“别紧张,没事。”阿玲口头上安慰他,心里却嗔怪男人就是娇气。这要是大病、急病,能让你这么舒服,走得比我还快。
老赵好久没说话,突然从嗓子眼咕噜出一句,“我倒是不怕,就怕连累了你。”这要是白天,阿玲一定会看到老赵的脸已经拉耷到脚底,两只眼眉挤到了一块儿,中间还有一个深深的沟。
三。形象细节描写,人物栩栩如生
这个房间里装有地炉,打开拉门,一股很强的热气便扑面而来。我站在门槛边踟蹰不前。只见一位老大爷盘腿坐在炉边。他浑身青肿,活像个溺死的人。他那两只连瞳孔都黄浊的、像是腐烂了的眼睛,倦怠地朝我这边瞧着。身边的旧信和纸袋堆积如山。说他是被埋在这些故纸堆里,也不过分。我呆呆地只顾望着这个山中怪物,怎么也想象不出他还是个活人。
旁边担架上,一个人直挺挺地用被裹着。阿玲最看不得这种场面,但她确定人没死。心里蹦蹦跳,但脚还是不自觉地往担架眼前,她好奇地想看看那上边躺的什么人。
整个身子压在一张花被底下,被角掖得紧紧的,只漏出一个脑袋。是个老者,头上戴顶毡帽子,脸色铁青,双目紧闭,像死人一般。阿玲刚要转过脸去,只见他睁开眼睛,目光正好落在阿玲的脸上,她有些害怕便向后退去,但那对黄眼珠子竟不离不弃地跟上来。他把她当成自己女儿了吗?他是不是要死了?阿玲急忙奔向老赵,拽着他的胳膊。
细节描写是自己的弱项。生怕错过作业,就这样先凑合上吧,不知道是否呈现了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