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元认知和深度思考
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知识的面是无穷的。
当你真正信仰“知识就是财富”的时候,你就该知道,任何维度上的有效知识只要找对了合适的变现路径,就能转化成财富。
因此,很多人并不真的认为知识就是财富,他们求学也不是为了求知,而是别人给他们画了一条由此及彼的路,他们就顺着往下走而已。
若是将知识换成迷信,这些人同样趋之若鹜。
1、知识是有层次的
人生有无穷多个维度,这是个基础认知,而针对规定书目的学习,只是某个人生阶段中的某个切片而已。
在这个人生阶段,一定会有一些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东西。
它们的影响可能更为隐蔽,甚至在你用到它们的时候都不觉得是由于你在之前有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积累。
所以我们会看到那些在学校里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并不一定是未来最有出息的,因为学校和社会完全是两种竞争模式。
学校里的竞争更类似于标准跑道上的赛跑,裁判一声令响,大家同一时间出发,顺着规定的跑道,谁先到终点谁赢,非常简单。
而社会上的竞争则更类似于定向越野跑,告诉你起点和终点,你自己选择最合适的路去走。你可以走大路,也可以抄小路,还可以翻山。管你用什么方法,先到者胜。
更有甚者,连跑都不跑,直接坐车就走,只要裁判没看到就行。
所以这完全是两种模式,需要的知识也天差地别,没什么可比性。
很多关于高层次知识的修行都不是靠学历可以解决的,因为没人教,也没法教。
因为知识分为好几个层次,越往上就越不容易获取。
如果用一个金字塔来表示知识的层次,大致是下图这样的:
image.png处于底层的知识是最基础的信息知识,就是我们从外界直接摄取来的那部分信息,包括从学校教科书里直接得来的知识,很多人对知识的认知就停留在这一层了。
往上数第二层知识叫加工知识,这里的知识是你通过将外界摄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得来的,比如你接收到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样的信息,开始对其进行加工。
在大量思考过后,发现不扫一屋跟不能扫天下根本没有什么关联,不做小事就无法做大事的前提是得看彼此之间的关联性是不是够强,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你得出这样的知识就已经跟你最初接收到的信息有很大的不同了。在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创造之后,加工知识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知识。
往上数第三层知识叫体系知识,体系知识就更不容易了,一个人必须在某个领域拥有足够多的加工知识,并有能力将它们有机地捏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系统、一种理论,方能说这个人在这个领域拥有自己的体系知识。
注意,这里有两个要点:
一个是这些知识彼此之间是有强关联的,属于同一个系统,并不是零散的;
另一个是组合起体系知识的并非是东拼西凑的别人的口水,而是大量的加工知识,是自己的知识。
2、摄入有效知识的正确姿势
但是,并非所有的知识都同等重要。
因为获取现成的知识是最简单的最多是途径上的困难,但接触和复刻并不是真正的难点。
因此,我们的判断依据是知识的高低层次由“自我附加值”的多少来决定。
为什么自我附加值这么重要呢?
因为我们在纯粹接收到任何知识的时候,都不可能完全体会知识背后的真正含义。
原因也很简单,知识分为外部接收和内部创造两种,当你通过自我体悟进行内部创造时,这时候的知识对你来说是完整的。
但当你将结论或者哪怕是你的推演过程告知他人时,他人接收到的信息必定是不完整的。
于是,这种信息里不管包含了多少智慧,对他人来说,它依然只是个价值不大的底层信息。
只有利用自己的内生系统,对你的结论进行一番判断,并结合了自己的内部创造以后,信息的价值才会提升。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待在学校里的年头越来越长,因为人类的知识总量在迅速膨胀。
当牛顿历经长年累月的研究,最后告诉我们天体运行的规律是A的时候,于我们而言,这个知识依然是底层的。若是我们直接接受,其实价值并不大,顶多拿来吹牛。
我们需要先形成足以判断之所以A会是A的基础系统知识,才有能力在其上面添加自身的附加值。
虽然随着技术进步,这个过程会缩短,但毫无疑问并不会比知识膨胀的速度快。
那么,是不是知识和知识之间只有层次的差别呢?
不!
我们对于基础信息的筛选也非常重要。这有点像下厨,当然厨艺更高的人做出来的菜味道更好,但原材料的差别,也会让双方处于不同的起点。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知识除了分层次之外,在同一层也是有天壤之别的,比如我们直接摄入的基础信息知识里,有效程度也有差别。
有些知识是孤立的,无法或者很难跟其他知识产生“化学反应”,比如伊丽莎白二世的全名是什么、《新华字典》第68页的第三个字是什么。
你说这些不是知识吗?当然是知识!你说这些知识无效吗?也不能这么说。
你只能说,这些相对比较孤立的知识是“次有效知识”。
知识的广度和貌似丰富的程度跟有效程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有效知识和次有效知识的差别就在于知识本身的联结点数量和可应用的范围。
有效知识本身可以引发进一步思考,还能通过与其他知识的联结,改变其他知识或孕育出新知识,而次有效知识就极少能干这些事。
因此,当我们摄入基础信息知识的时候,要注意多摄入有效知识。
次有效知识由于其孤立性,出现的频次不高,寻找的难度较大,同时也较难记忆。
于是,看上去好像更厉害,但这种炫耀为先的学习目的正是我们该竭力避免的。
3、完善你的“元认知”,并学会深度思考
很多人看到“元知识”会一头雾水,这是什么?
不过就算没有听过这个名词,很多人应该是听过“元认知”的。
所谓元认知,就是认知的认知,它包括所有对于认知的认识,以及对认知的控制与调节。
知道了这个以后,再理解元知识就容易多了。
同理,元知识是组成知识本身的更基础的知识,以及控制与调节知识的知识。简单来说,就是要得出A知识,首先要掌握哪些B知识,以及从B到A的算法是什么。
元知识是更底层的基础和算法,要打造相对更为正确的知识体系,就必须从自己的元知识系统开始武装。
道理也很明显,底层若是不正确,上层基本就没什么意义了。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今后先碎片化阅读,后将碎片化阅读过渡到系统阅读这样的方式会成为主流。
前者提高效率,后者夯实元知识,以及检验元知识是否有误,从而不被某些毫无逻辑的碎片化阅读内容误导。
那么,既然元知识如此重要,我们究竟该如何完善自己的元知识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坚持用科学、辩证和逻辑的思维来往自己的脑子里加东西。
同时,遇到跟自己现有知识体系不符的东西能用客观、理性和思辨的态度去对待。这个答案虽简单,但做到却很难。
我给你一个身边的真实例子,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我有一位朋友,特别相信命格之类的东西,一遇有重大决定就会去相应的书里翻查到底该怎么做,但有时书里又写得模棱两可,怎么办呢?
朋友就会按照自己对书中批示的理解选择对应的做法。等事情束以后,根据事情的结果在该书里写下批注,以便“深刻”解构书中模棱两可的表达中蕴含的“真正含义”。
朋友将这一整个过程叫作“悟”,自信将这些书悟透了,便参透了天机,无往而不利。
每每有人提及此乃迷信之时,朋友便会用一句经典的话回应:“科学也不是什么事都能解释得了的,你怎么知道是迷信,还是天机呢?”
这个例子从头看到尾,你可能知道他是不正确的,不过是否看得出哪里不正确呢?
说句公道话,他的学习态度不可谓不端正,而且还有自己的测试方法,比起很多人来似乎已经“科学”多了。
然而,这样的做法却从根本上便出现了问题,那就是他将现实中的结果同书中的“预言”去逆向地一一对应,从而试图剖解出预言的“真正含义”。
在这个过程中,他已经给自己埋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书里说的肯定是正确的,区别只是自己理解得是否到位而已。
这就有大问题了,因为他笃信书是不会出错的,出错的只会是解释的人。
于是就算下次发生同样的事情,他用同样的做法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他也不会怀疑书的正确性,而只会去找个理由调整批注解释给自己听,这跟掩耳盗铃其实并没有什么分别。
所以当元知识出了问题,不管你用看起来多么正确的方式,推导出来的结论几乎肯定是有问题的,遑论你以此建造起来的知识体系。
知识大厦的建造和科学之塔的累积一样,不求快,但求稳。
先将自己的元知识一点一点变得更为正确,像做手术一样小心翼翼地清洗自己的大脑,然后用左右互搏的方式去看待每一个问题,并将有用的东西慢慢地、再慢慢地加入你的自有概念,让它们逐渐形成一个粗浅的小体系。
很多人可能会对“左右互搏”的概念存有疑惑,其实这是一个避免“证实偏差”的手段。
每当你有了一个偏向之后,最好转向相反立场,如此循环往复几次之后,每一件事情的本质才能慢慢浮出水面。于是,你的知识体系里的内容才会“尽量正确”。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这样的思考习惯,当有了一定的基础打底之后,就会更有能力,也能更加快速地判断哪些知识是你该深入挖掘、能拿来给你的知识体系添砖加瓦的,哪些是一眼就知道无须再浪费时间去了解的了。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是一种很特殊的能力,要说能用它来吃饭还挺难的,因为它无法作为一项独立的技能去换取价值,但它又切实影响着我们的各项能力,所以算是一项非常重要又容易被人忽视的能力。
深度思考这种能力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对于某些对追求事物的本质和真相有一些执念的人来说,深度思考更像是一种精神,不用学就会,是一种自发进行的过程。
而对于某些并没有这种执念的人来说,深度思考则是一种需要刻意养成的习惯,非常困难。
没有重大利益持续吸引则无法坚持,理由是它本身并不给予即时刺激和回馈,甚至当它回馈你的时候,你都不一定能感觉到。
要学会深度思考,首先得弄明白深度思考的目的。
深度思考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的知识体系添砖加瓦吗?并不是。
元知识是底层的基础和算法,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石,而深度思考则是对元知识这种底层算法的测试和修正的过程。
元知识决定了知识大厦的有效性,若是元知识有误,那么往上加的东西越多,只会错得越离谱。
深度思考主要是一个发现错误、发现矛盾,并及时修正元知识的过程,而非完全顺着脑子里原有的条条框框深化固有知识的过程。
注意,这句话不代表深度思考就不能往原有的知识体系里加东西了,但应该非常警惕,用本质化和逻辑化思考的方式去测试元知识的正确程度。
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逻辑上有没有毛病,它本来该是什么样……
当发现矛盾的时候,用最基础的学科,比如逻辑学、哲学、数学等学科的知识去检验到底怎样才是正确的,而不是用一些心理学、社会学等概念去判断。
深度思考是人人都该掌握的能力,它与你目前有多少知识储备几乎没有关联,也与你是不是某些领域的权威人士无关,甚至跟你的神经智力的关系都不是很大。
很多看似聪明、看似很有知识的人,很多时候都不一定具有这种能力。
就算具有这种能力,也根本不知道怎么用,而是只知道在自己固有的知识框架中进行排他性思考。
于是,你看到他们可能会有很多著作,可能会出席很多讲座,但经常会说出蠢话,做出蠢事。
举个例子,很多人对一些迷信知识进行了非常多的思考,扩展了之前的理论体系,甚至成为所谓的“大师”。
在很多人看来,这也算是深度思考,但其实并不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他们只是在自己的知识框架里将大厦建得很高,却并没有检查过地基。
比如我们中华民族就有相当一部分的传统文化,理论依据就完全是错误的,都是古人在对各种事物的认知水平相当低下的时候,根据经验穿凿附会出来的,却被某些没有深度思考能力的现代人奉为圭臬,当然这里我并不是指所有的传统文化。
打造正确的知识体系是一个慢过程,当我们只希望摒除“异己”,一味贪快时,那么这种深度思考就可能反而成了知识体系摇摇欲坠的帮凶。
<<<陈辞令 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