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简友广场

【打卡一说春秋】1 春秋之所以称为春秋

2019-09-28  本文已影响0人  唯札

春秋时代,是中华文化的根源。中国一半以上的姓氏都在春秋形成,一半以上的成语也形成于春秋,因为有了这段历史,才给我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遗产。

【打卡一说春秋】1 春秋之所以称为春秋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上承夏商与西周,下启战国与秦汉。春秋的开始和一位倾国倾城的美女有关,她的名字叫褒姒。

当时中国大地上的统治者​是西周第十二任天王姬宫涅,姬宫涅非常宠幸褒姒,褒姒不爱笑,姬宫涅就绞尽脑汁逗她开心,用的办法呢,就是点燃烽火,召天下诸侯来援,天下诸侯以为王室受到攻击都匆匆赶来,狼狈的样子被褒姒看到,褒姒笑了。由此,姬宫涅食髓知味​​,多次点燃烽火只为博得美人一笑。

褒姒想要当王后,想立自己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姬宫涅就要废掉原来的王后,杀掉原太子​姬宜臼。

姬宜臼的母亲是申国人,为了逃避追杀姬宜臼逃到了申国,申侯听说后非常愤怒,但是以申国的力量不足以挑战王室,于是申侯联合异族犬戎一同攻打京师。姬宫涅点燃烽火召天下诸侯来援,可大家都以为他在开玩笑,谁都没有来,结果京师被攻破,姬宫涅被杀,褒姒不知所踪。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姬宜臼虽然继位,但身负弑父的嫌疑,无法在京师立足,他将都城东迁,迁到了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阳。由此周王朝被一分为二,东迁之前被称为西周,东迁之后被称为东周,春秋时代也由此开始了。

【打卡一说春秋】1 春秋之所以称为春秋

东迁到洛邑之后,王室的京畿大幅度缩水,实力大减,加上姬宜臼本身名不正言不顺,本来受到王室压制的诸侯纷纷活跃起来,群雄逐鹿,霸主层出不穷。

王室的权威也因此不断衰落,一直到姬宜臼东迁三百六十七年以后,赵、魏、韩​​三家分晋,他们以行动证明,只要有实力,根本不用在乎王室怎么想,于是,战国时代也就拉开了帷幕。

那么,王室开始衰落,但还保留一定权威的时代就是春秋了。

春秋之所以称为春秋,是因为一本叫做《春秋》​的书。放在今天,相当于山东曲阜一带的地方志。《春秋》以鲁国的视角记录了鲁国十二任国君二百四五十年的历史。

在当时,各个诸侯国都有他们的国史,比如晋国的国史叫做《乘》,楚国的国史叫做《梼杌》。但是这些书在汉代就没人见过了,大概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烧掉了。晋国的国史有一部分零零碎碎流传了下来,但是已经完全失去了原本的面貌,有人把它汇编成册,另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竹书记年》。完全流传下来的只有鲁国的《春秋》,所以唯一的地方志变成了中国史,它所在的时代也就由它来命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