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被采访之稿件

2019-02-07  本文已影响0人  金柯尔_南玎

    在读博之前,我也是一名活跃在春晚舞台上的歌者,虽然没有登上过央视春晚,但是可以体会到将一台完美的演出呈现在观众面前,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首先代表观众们对春晚的每一位工作者,说一声感谢!昨天的春晚,好听,好看,好玩,也有许多点引人深思。我重点谈两点我自己的感受。

第一个关键词:“少数民族”,第二个关键词:“传承”。昨晚的舞台上,有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也有许多少数民族的艺人登上春晚舞台,绽放着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的魅力。体现了56个民族一家亲的民族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例如德德玛老师和澳门的夏利奥作为一组演员,同许多汉族的老艺术家和年轻艺术家一起歌唱《我和我的祖国》,非常感人。再如《夜空中最亮的星》,由于毅,一名藏族的歌手扎西平措,一名蒙古族的歌手敖日其楞共同完成,歌曲中加入了藏族和蒙古族的音乐元素,非常特别,印象深刻。

关于第二点“传承”,我有如下想法。将京剧与芭蕾舞蹈相互结合,将敦煌飞天舞蹈与京剧相互结合,都非常有新意。这是一种新式的融合与传承,洋为中用,碰撞出不同的火花。而郎朗带领着许多琴童一起弹钢琴的节目《朋友》,引发了我的深思。中国学习钢琴,小提的琴童数不胜数,但是学习古琴的孩子却还是少数。中国传统音乐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少数民族音乐,少数民族乐器等待着新一代的传承。希望作为媒体导向的各种综艺节目,可以将目光更多的投向中国传统音乐,让大众逐渐建立起继承好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这一点,因为媒体的作用巨大,因此责任重大,不可推卸。

以上就是我的两点看法,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当,欢迎共同讨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