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们

2024-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快乐成群

今年,大女儿12岁,我明显感觉到我们的关系有些紧张,她有些敏感,我有些不耐烦。

有朋友建议我:“不要把你的女儿当成你的女儿,当成朋友或者学生。”

是的,理性上,我明白我的女儿不是我的,是社会的,是大家的,更是她自己的。

可即便我知道这个结论,又能怎样?我仍无法完成身份的切换。

我不由自主地认为她就是我的,作业写不完我就会焦虑,批评她跟我犟嘴,我就很生气……

我们就这样陷入到无休止的内耗中。

昨天看到《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提到的要转变我们家长的思维。媒体也经常宣传“谁焦虑谁改变。”

今天早上跑步时,“我们”这个词又出现在脑海中。“我”不可能独立于这个世界,“我”今天的工作和生活之所以还比较顺利,都有赖于“我们”。

工作上,我不可能独立完成任何一项工作。比如上课,教室的安排,桌椅的安排,照明的安排。我的备课资料也是有人编写的,办公桌也是他人提供的…。因此,我的一堂课是由“我们”完成的。

生活中,除了我的家人给我帮助之外,还有部分政府部门和物业提供的服务,…。因此,我的生活是由“我们”支撑的。

就像我想坐飞机去一个地方,飞机从到落地,也是一群人帮我实现的。

那么我和女儿最好的状态,应该是相互成就,我帮她成为更好的“她”,她帮我成为更好的“我”。

写到这里,我发现在梳理的过程中,我的思想已经有了些改变,尽管行动有些滞后。

比如,我和女儿会辨别“是与非”的问题,会提到负能量对家庭影响的问题,会交流每个人对这个家庭应尽的责任问题…,甚至感谢女儿丰盈了我的生命。

是的,我在变化,和女儿一样,只是改变的没那么明显而已。

在工作上,我唯有依靠“我们”,依靠领导们、同事们、家长们、学生们,我才能成为“我”。

在生活中,我唯有依靠“我们”,依靠爱人、孩子、父母、兄弟姐妹们,我才能成为“我”。

甚至,我还要依靠那些跟我不相识的人,我才能成为普通的“我”。

感谢我们,感谢你们,感谢女儿,让我对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