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和佛教的半毛钱关系(一)丨唐太宗才不是唐僧的好兄弟
许多人对佛教的印象,都是从西游记开始的。很多误解,也由此种因。
很多人拿着电视剧的故事来讽刺佛教:比如厉害的妖怪原来都是佛祖的手下;因为悟空和观音菩萨交情好才能搬来救兵;而阿难和迦叶两个佛祖的手下,居然跟唐僧索要贿赂,否则就给盗版书(还是无字的)。
这些似乎都在说着佛道的世界,跟俗世一样。无非阶级替换成了果位,权力替换成了法力,武力替换成了法宝... 而钱财,到哪里都好使。
其实吴承恩是个落魄的书生,考八股一直不得志,直到5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做官员候补没得到现职,一年之后才做了河南新野县的知县。后来官场上受人诬告,“拂袖而归“,晚年卖文为生,最后在贫困中死去。
其实《西游记》只是借用了佛家道家以及民间传说的一些人物。本质上《西游记》是俗世的思想体系——官本位思想。在《西游记》里阶级很重要,派别很明显。最后西天取经成功,师徒无人要么有了“官位“,要么算“官升一级“。
吴承恩的一生,和蒲松龄很像,他喜欢读稗官野史,志怪小说,爱看《酉阳杂俎》、《百怪录》这类鬼怪精灵的传奇。(估计在现代,他肯定也是追漫画的少年)
放在今天,他估计能成为一个奇幻类网文高手,说不定网游和大电影都圈很多钱了。然而他还是攒了一个大IP,那就是整理改编民间的话本所做得《西游记》。
然而论对佛教的普及,在仁波切还不抛头露面的时代,这部剧又影响巨大。然而我觉得既然这部剧已经成了IP了,那么就该补充一些背景知识,为一些说法,正一正名。
唐太宗才不是唐僧的好兄弟
唐僧取件的故事来源于真实人物玄奘法师所写的《大唐西域记》。
在电视剧里的唐僧,就是一个小鲜肉的代表。他无能,心软,脸白,肉质好。整个过程似乎看下来,他就是官方代表,是整个取件任务的累赘。
其实玄奘法师的弟子写得一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介绍过玄奘取经的始末。
玄奘法师本姓“陈“,早年在洛阳净土寺出家。他在四川云游的时候,听天竺僧人说中土的佛教理论有毛病,如果需要了解佛法真髓,就要到烂陀寺去。从此种下了西天取经的草。
玄奘法师在贞观三年提出要去天竺(印度)取经,唐太宗没有批准。因为唐太宗当时定道教为国教,可以说是很支持本土文化的。所以说在影视剧中,唐太宗尊敬三藏法师是高僧,并和他结拜赐国姓,乃无稽之谈。
玄奘法师没有得到政治支持,在去西域自由行的路上,就在西凉被本地提督“遣返“了。然而玄奘法师求法的心很坚定,所以他选择了另一种办法——偷渡。玄奘法师当时的身份,其实是唐朝的通缉犯。
玄奘法师出了关之后,来到了高昌国,也就是今天新疆吐鲁番一带。
当时高昌国主麴文泰,为玄奘法师的人格感染,希望他留下了当国师。遭到拒绝后,麴文泰试图强行扣留玄奘。然而玄奘法师决食四天表示拒绝。这一件事情,说明了玄奘取经的心意之坚定,很多困难都是靠自己解决的。
麴文泰的offer遭到坚定的拒绝后,他更钦佩玄奘法师了。于是他与玄奘法师结为兄弟,还送他仆从、脚夫、黄金、绸缎和马匹。更令人感动的是,还给24个国家写了外交文书,希望其它国家能顺利让玄奘法师过关。
所以说唐僧和国王结义兄弟的事情,并非是和唐太宗,而是和高昌国主。后来高昌国被唐太宗灭国了。那没办法,唐朝就是这么威武。
十八年后,玄奘法师回国,这次受到了唐太宗的接见。而这个时候,唐太宗已经是威震四方的“天可汗“,而玄奘法师也是西域的知名人物了。
所以唐太宗看到了玄奘法师的政治价值。他一方面希望通过玄奘了解更多西域诸国的国情,另一方面想拉拢这个西域KOL,以利于他的统治。
玄奘法师自然是拒绝的,因为他是单纯的佛教徒,很难满足唐太宗的需求。
书中记载,唐太宗有一次和玄奘法师正在聊天,但是到了去征讨敌国的时间了。唐太宗就表现出一种“没时间解释了快上车“的态度,邀请玄奘法师一起行军,在去战场的路上边走边聊。这玄奘法师能答应吗?他当即表示自己是一个僧人,奉行佛祖的教诲,不能观看杀伐之事,恕难奉陪。所以唐太宗对他也就慢慢冷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