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战,清朝真的只是输在武器落后上吗?
2017-04-26 本文已影响96人
煮豆燃萁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陷天津,清政府乞和无果,决定大清国运的一战就此拉开大幕,清廷委任曾格林沁为主帅,与英法联军决战。
清朝军队约3万人,其中有1万骑兵,主要是蒙古骑兵,加上装备火绳枪的步兵,清军是冷热兵器步骑混合的军队,而英法联军是装备当时先进的配备刺刀的前膛燧发枪,武器装备上,英法联军要明显占据优势,但绝没有到达足以决定战争胜负的地步。
9月18日,英法联军进犯北京,八里桥成为阻止对方进军的最后要隘,曾格林沁自以为依靠蒙古骑兵的强大冲击力,就可以击溃这些仗着火器厉害的洋人,开战初期,就将清军最具战斗力的骑兵开赴战成,可惜1万骑兵奋不顾身的冲向英法联军方阵,只有少数骑兵能够冲到敌方阵前,分散混乱的队形更本无法对敌方造成任何威胁,而且骑兵的战马受到炮火的惊吓大多掉头,冲散了后方的步兵方队,就此宣告八里桥战役清军的失利,此役清军伤亡过半,而英法联军伤亡不过百人!
为什么具备快速冲击力的骑兵部队会被英法联军打得如此狼狈,溃不成军?
要知道当年的英法联军已经经历过拿破仑战争锤炼,和最新克里米亚战争中的考验,兵员是义务兵役制加职业军官团。当年拿破仑的主要战术就是炮兵轰、骑兵冲,欧洲军事已经研究出最有效的对付骑兵冲击的战术,而且,英法联军的士兵是善于近身搏斗刺刀战的,就算清军和英法联军展开近身战,清军也是很难取胜的。
落后的战术,加上曾格林沁不具备主帅应有的应变能力,失败是命中注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