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IT·互联网@产品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论坛文章笔记(1)

2020-06-18  本文已影响0人  是小壳吖

理论大纲学习完了,我会选择去看看产品经理的论坛,总结一些好的点子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此系列每周会出四篇推荐文章,每篇文章包含原文引用与自己的评论!那么,让我们愉快地开启这一章节吧!

1.《如何用产品思维摆地摊月入三万》

思路逻辑:选品->选目标客户->定地点->市场分析后找卖点->订单价->计算曝光*转化率是否满足目标->理论赚钱模型->细化方案

在这个环节我们可以找找自身的优势,比如我是小区保安,整个小区我都熟,那我就可以根据客户去找产品,卖给这群人他们想要的东西。或者我进袜子的渠道比别人都便宜,我有价格优势,那我就可以拿着产品去找客户。另外我的目标是净利三万,所以我得卖毛利率高和复购率高的东西。

需求的解决方案:不知道如何下手,可以先考虑自己的优势,这其实就是需求转化。或者可以从需求本质找到最简单的方案(MVP思维)

摘录图

一般成本低复购率高的东西,比较容易制作是它的有点。但是容易复制,品类单一没有品牌辨识度是它的缺点,机会一般就是用户变多的原因,而威胁来自于对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痛点和一个发展方向。一般需要用户信息最简单的方法是,拉微信群。

这个阶段要准备的东西会比较繁琐,核心指导思想是以各种手段降低卖凉粉过程中会出现的不确定性。尽量使过程和结果向我们的预期模型靠近。

在细化方案时,在开发人员开发的时候,做一些市场调查即时调整方案,降低不确定性。

结果一:完全和预想的一样,月入三万,这时候可以开始尝试复制我们的盈利模式,拉上七大姑八大姨拓展分摊儿,先挣一段时间钱再考虑后续发展。

结果二:凉粉卖不出去。卖不出去的话,我们需要找原因,是实际客流量与预估不符,还是实际转化率与预估不符。这是肉眼可见的,卖凉粉的时候留心统计一下就好了,如果是前者,我们需要重新寻找出摊儿点,如果是后者,问题更多地出在产品本身。

如果产品不好需要从我们的赚钱模型出发,如果是曝光率不够则重新换地点,如果是抓化率不够还是在产品本身。可以从产品优化方向入手,也可以从运营方向入手(吆喝)。

2.《广告的底层逻辑:客户认知看板、广告运营五步法、广告投放九策略》

大众认知:优点是不用再做市场教育,省下一笔营销费用;缺点是产品同质化可能比较严重。

小众认知:优点是产品差异化非常明显,缺点是市场不一定认可,教育成本偏高。

客户需要need:优点是客户愿意当下就买,转化率高,缺点是客户不一定愿意支付更高价格。

客户想要want:优点是客户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缺点是客户不一定愿意当下就买。

广告的slogan可以从这四个维度去分析。

案例:

茶叶:降价促销、一次性消费(产品本身)、戴森:靠近品牌理念(强关系客户)、酸菜鱼:差异化、天然知名度高品类

老娘舅(餐饮):广而告知,流量拦截、招牌提炼、广谱拦截

瓜子二手车(低频消费):记忆强化,宣传语、电影插入

奔驰音乐会(高欲望弱销售):品牌偏好,品牌联系,上身到认同感层次。

快递(中欲望强销售):亮点提炼、组成关键词广告语

美团(中欲望弱销售):长期高价值用户,内容渗透

电视(低欲望强销售):广告做大屏

晨光(低欲望中销售):激发兴趣

广告策略

3.对比C端产品,B端产品如何做需求分析?》

商业模式分析

消费级产品普遍是先有产品,才会吸引用户,带来收入。因此C端产品经理在开发一款产品前,要考虑清楚产品的商业模式,包括产品的目标用户的需求及使用场景,推广模式及产品的盈利模式,调研市场空间及竞品情况,避免开发出没有市场的产品。C端产品商业模式分析是重要一环。

而B端产品与消费级产品不同,B端产品会基于一些通用的组件,根据客户特有的需求再定制化开发一部分功能,此类产品一般是先签署了订单合同,再进行产品设计。产品经理此时可以不用考虑产品的商业模式,包括推广模式、盈利模式、市场空间等因素,可以直接进入具体的项目执行状态。

用户分析

干系人细分,细分的方式通常不像C端那样花俏,通过需求、用户行为、态度、价值观等角度进行用户细分,B端的干系人细分方式一般是通过岗位来细分,如使用者(运维人员)、出资者、评价者(法务)等。

需求采集

B端产品的竞品轻易情况下是试用不到的,数据也是内部资料一般不公开。方式主要有:干系人访谈、问券调查、业务体验、原型演示、中期演示等。

深入需求分析

由于B端行业差异很大,每个行业、岗位的用户思维都不是轻易具备的,很难站在干系人的角度思考,所以对于B端产品经理来说,学习对方工作领域的知识,理解业务极其重要,需要具备将对方的语言工程化,将抽象的需求具体化的能力。

4.《每日瑜伽和KEEP,那个更适合运动小白?》

KEEP,图片来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目前很多已经很成熟、活了很久的APP,不仅可以针对APP之间做对比,还可以通过它自身的横向对比,来看它的方案终点来倒推需求。

可以看到相比于 Keep,每日瑜伽的操作步骤较为简单,能够更快进入训练;同时,在广告上每日瑜伽也相对比较克制,不会给用户带来更多打扰。在尽可能多“打扰”用户上,Keep 选择了前置,而每日瑜伽选择了后置。在运动结束后,每日瑜伽尝试引导用户去浏览其它用户的动态,在这里消耗更多时间。确实这种策略要更好一些,在达到运动的目的后,用户更有意愿在这里留存。

UML流程图可以根据每个不同的页面去设计,没必要把整个页面去进行分析每个界面的操作路径。也可以根据其中一个需求,如完成一次运动的需求,来考虑它完成一个需求的操作路径。操作路径可以看出他操作步骤是否简单,是否能够更快完成需求。

我们也可以通过它的首页、以及打开第一次出现的页面来倒推它的主要需求是什么。将来一定是功能简化、让有一些功能隐藏,在需要的时候出来,或者考虑比较动态的架构方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