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天保》:彼此成就还是单方面祝颂
《诗经·小雅·天保》:彼此成就还是单方面祝颂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天保定尔,俾尔戬榖。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里百姓,遍为尔德。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入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赵逵夫在《论西周末年杰出诗人召伯虎》中说:“此诗乃是召公致政于宣王之时祝贺宣王亲政的诗。”而此诗作者口气、祝愿方式与大体内容都与《尚书·周书·康王之诰》一致,可以推定其作者身份应是太保一类的人。
《尚书·周书·康王之诰》什么样?
王既尸天子,遂诰诸侯,作《康王之诰》: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皆布乘黄朱。宾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卫,敢执壤奠。”皆再拜稽首。王义嗣德,答拜。太保暨芮伯,咸进,相揖,皆再拜稽首。曰:“敢敬告天子,皇天改大邦殷之命,惟周文武诞受羑若,克恤西土,惟新陟王,毕协赏罚,咸茂厥功,用敷遗後人休。今王敬之哉!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寡命。”王若曰:“庶邦侯、甸、男、卫!惟予一人钊报诰:昔君文武,丕平富,不务咎,厎至齐,信用昭明于天下。则亦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用端命于上帝;皇天用训厥道,付畀四方。乃命建侯树屏,在我後之人。今予一二伯父,尚胥暨顾,绥尔先公之臣服于先王。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用奉恤厥若,无遗鞠子羞。”群公既皆听命,相揖趋出。王释冕,反丧服。
赵逵夫所推定的“召公致政于宣王之时祝贺宣王亲政”之作,依据大抵也就是这首《诗经·小雅·天保》的内容与形式与《康王之诰》有相类之处,而召伯致政于宣王与芮伯作为太保致政于康王有相类之处而已。
认真想一想,哪一个做臣子的不希望自己像《康王之诰》中的芮伯一般,希望自己所遭逢的君王能像康王一般。换言之,几乎所有的臣子都希望自己像芮伯一样能够辅佐一代明君,成就不是功业。希望自己遇到的君主能像康王一样,是扶得起的阿斗。
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一位臣子,在《诗经·小雅·天保》那样的处境中,都会发自内心的祝愿自己所奉事的君王。换言之,与其推断这首《诗经·小雅·天保》是某个太保辅佐某个君王的产物,毋宁说是天下所有真心奉事自己君王的像芮伯那样的臣子心愿的一个“集体创作”,因为高度上的不可超越,后来干脆作为相应场合下一种示范性文本被反复传唱。
这首诗共六个小节,每个小节六句。很容易让人想到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诗人虽未必想通过章、句上的恢宏来体现诗歌本身的地位,却还是露出了“小雅”作为王官之学的锋芒。特别是其中一连串的比喻,给人以豪华、磅礴的压迫感,决然不是小家子气的人可以做出来的。“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及“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等,对新王的深切期望与美好祝愿可谓是热情洋溢的,让人印象深刻。
实际上,这殷切的期望之中,更多的是与新王之间的彼此成就。高明的是,这种彼此成就的真意,是隐藏在近乎谄媚的单方面祝颂之中的。
上天护佑无危倾,江山永固邦昌盛。惟愿得天之笃厚,岂不福禄新旧更?由来积善有余庆,德门无由不盛兴。
上天保佑无危倾,吉祥幸福享太平。吉兆直指诸事宜,受天百禄难数清。善人得福长久远,恨不能有万岁生。
上天保佑无危倾,一如春来诸事兴。福瑞连绵似群山,蜿蜒千里冈和陵。又如江河滚滚来,自此无非日日增。
吉日沐浴备酒酿,敬献祖先供祭享。四季奉祀不敢忘,献祭先公与先王。先祖赐福归与你,寿禄绵绵万年长。
君之赤诚动神灵,鸿运相赐多福庆。民人安然真淳朴,日用饮食自给供。黎民百姓同戴德,无不感念君恩情。
君德如月在天恒,君明如日正东升。愿君得享南山寿,屹立不倒不塌崩。愿君一如松柏盛,福禄寿喜您一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