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日志(第七天)
guo jia 博物馆
每到一座城市,我都喜欢去两个地方,一是博物馆,二是科技馆。因为我认为博物馆可以追溯历史,而科技馆可以洞见未来!
前几天就听来参观的同学说,这个馆特别大,走了两个小时都没走完一层,所以,我们也做好了最慢在里面待上一天的准备,本来想着如果提前能看完就去杜莎夫人蜡像馆,因为这个蜡像馆的大名也是如雷贯耳,但是我们还是太高估了自己的速度。这一天,足足在馆里面参观了六个半小时,这个时间长度创下了我游览展馆的记录了,但是一天下来,觉得时间消耗在这儿,还是挺值的!
见习日志(第七天)先去地下一层,从远古时代看起,然后按照朝代的顺序依次向前。从石器到青铜器,再到金银器、玉器、唐三彩、青花瓷……看的是历史演变,而反映出来的是人类智慧的飞跃。不管是器具还是装饰品都越来越精巧。
见习日志(第七天)我们的祖先是如何一步一步在“一穷二白”且没有人指导的环境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呢?难道真的有“天外飞仙”?难道真的有人可以穿越到现在吗?
见习日志(第七天)有人说,人类的智慧其实在退步,因为有的古人创造出来的东西,现在的人因为某些因素无法复制,更无法知道具体用途。但是这个说法当然是片面的,因为我们的科技发达程度和古代相比又是当时的古人所不能企及的高度。不同代的人因为某种原因不能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并不能证明那一代人的智慧问题,毕竟他们也在不断的为当代人创造快捷、便利和幸福,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伟大的!
见习日志(第七天)有很多在历史书上看到过的图片,今天也能有幸一睹真容。和那个多年前的二维图片相比,我看到的是一个三维的立体的历史,每一个纹络,每一个不太清晰的文字,我都可以看见。心想着,如果可能: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博物馆里学历史,那该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啊,如果那样,那孩子们可能会对历史迸发出一种由衷的热爱了!
我拍了好多张关于曾经看到的书中的图片的展品。同学说:“你这是想把你曾经看到的图再重新自己拍一下吗?人家来博物馆都是看一些没看过的,你还偏偏拍你看过的。”
后母戊鼎(当时学的时候还是“司母戊鼎”),后来发现读错了,改回来正确的名字了。他虽然这么说,但是只要是看见曾经“认识”的东西,我们就会一起围拢过去,然后像哥伦布当年发现新大陆一样的惊奇,如“后母戊鼎”、“四羊方尊”、“青铜面具”等等。
这个博物馆里面也有“金缕玉衣”,但是这个并不是历史书上的那一个,因为曾经在河北省博物院看到过的那一个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子的金缕玉衣才是“真的书中图片”。
四羊方尊,但是我这个角度拍就是“三阳开泰”,哈哈哈当时兴奋极了,还记得看见那个金缕玉衣的时候眼睛都亮了,然后快步走过去,上台阶以最近的距离观看。我清晰地看见每一片玉之间竟然都是由金线相互缝合,然后再系成完美的结,精致不失高贵。玉能防腐的这个观点经过时间证明并不是真的,但是当时的古人以他们认为可以防腐的方法却为后人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财富,让后世的人见了,也惊叹不已!
这次虽然没再去一次河北省博物院,但是它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宝贝依然出乎意料的见到了,就是长信宫灯。当时原本在拍对面的一个展品,但是因为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所以特意向后挪了一下,撞到了这个展柜。一回头,惊叫一声。哎呀,这不是长信宫灯吗?它怎么出现在这儿了?难道是有两个?左右对称的?但是能再次在guo jia博物馆看见还真的很不容易。然而当我回去查找资料发现,它只有一个,那么这个灯就是来交换展出的了,一年以后再次在别的展馆相遇,一定是缘分。
它正常是存在于河北省博物院的,而且它有环保的作用(古人最早的环保意识的灯),感兴趣的可以百度搜一下哦在地下一层我们参观了三个半小时,时间流逝竟浑然不觉,看到了太多“guo jia宝藏”,一件件展品看过去,没有了走马观花,而更注重观看它的简介,它的用途,更倾向于了解历史,了解我们的祖先所创造出来的精品背后的智慧与文明!
见习日志(第七天)二楼有一个展区很有意思,是雕塑展,那些雕塑塑造出了人物的灵魂,有的甚至乍一看,就知道是哪一个人,入口处为ma ke si的巨型雕塑,我们从左边开始观看,我一眼就认出了钱钟书先生,慈祥的坐在扶手椅上,举止神态都和真人特别相似,若是旁边再坐着一位杨先生就更完美了。在这些雕塑中还有很多我不认识的人,但是无疑的是,他们都是名垂青史的人。有爱guo志士,有文学大家,有绘画大师、音乐家……还有为了千百万人而奋斗的无chan者。这个展馆是精英的聚集地,也有我们想为之奋斗一生而成为的人。
见习日志(第七天)在fu xing之路展区时,由二层经过楼梯,通向四层,整整几层的一角,都被这一个展区所覆盖。从下到上,看到的是历史的变迁,看到的是从屈辱到fu xing,从旧社会到新时代,每一个展品都是一些特殊历史节点的标志物。我见到了那个让我们受尽耻辱的赔款割地条约;我见到了袁世凯复辟的衣服……我还见到了70年前升起的第一面hong旗。一件件物品所承载的是过去百年沧桑,是这个古老民族一路走来的坎坷与羁绊,也是迈向胜利的历史必然!
见习日志(第七天)培根曾在《论学习》一文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
我喜欢历史,这是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而一部分原因也得益于曾经的几位历史老师。
对于近代史,是我不愿意看的,同时,也是学的最好的。记得当时初二时换了一位历史老师,五十多岁的年纪,是个短发女老师。她的历史书不知怎么丢了,但是有书和没书一样,因为那些知识早已经刻在脑子里了。她竟然可以在黑板上手绘地图,当分析到某一处地理位置发生的历史事件时,她就可以画出一个大范围内的地图。整节课都是那种慷慨激昂的,提到丧权辱国,赔款割地时,竟会用手拍讲桌表示愤慨。
她讲的历史是可以给我们讲哭的。因为当时的满清受侵略、guo jia受欺凌而愤怒;因为年逾六旬,创痕遍体,仍大呼杀敌,最后以身许国的关天培将军而动容。
后来那位女老师因为讲课讲的太好,破格被一中聘走,而当后来我考上一中以后,也再也没能听过她的课,她的形象早已经随着时间而模糊,但是那种由她而激发出的对历史的热爱,对guo jia的热爱,却一直在持续。这可能就是一个好老师所能带给学生最持久的东西吧!可以将众多学生都能培养成为“简单而有丰沛的爱,平凡而有深刻的心”的普通人。
见习日志(第七天)近代史是最不愿意重翻的历史,谁都愿意看盛世,但是那些屈辱也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不能跨越,不能遗忘,因为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铭记历史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更好的珍惜现在,珍爱he ping!
见习日志(第七天)2019.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