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是北宋欧阳修的至理名言,传承至今。
古代的圣贤有“三立”之说: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做人),就是有比较高的道德修养,比较强的人格意识。这是人生立命的最基本的东西。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棵树,那么“立德”,就好像是一棵树的主干。“立德”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坚持学养和修养的递进,才能完成“立德”。
立功(做事),就是要用一件一件的具体事情,来丰富、充实我们的人生。如果人生是一棵树,那么“立功”,就好比是一棵树的花与果。刚才我讲立德是主干嘛,立功就是这棵树的花和果。
立言,就是要用我们自己的思想成果来与这个世界进行交流,丰富我们人类的文明宝库。“文章千古事”,思想的传递要靠文章。如果人生是一棵树,那么“立言”,就好比是一棵树的种子。
我们在简化一下,不去想做圣人,不去立功立言流芳千古,单单的就想做一个好人那要如何?我能想到的捷径就是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我没有打错字,就是乐。在多数人眼中,读书是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比如:
不知道读什么。
读不进去。
读不懂。
没时间读。
哪一件事拿出来都是阻碍我们读书的理由,再加上小时候被各种逼迫读书,五点起床,十点还要写作业,读书真的变成苦大仇深的事情。读书的乐从何谈起?
“乐作舟”,乐在其中。鲁迅先生曾谈到两种读书态度,一种是职业的读书,一种是嗜好的读书。职业的读书是指非出于自愿的勉强读书。鲁迅是不喜欢“职业的读书”的,而提倡“嗜好的读书”。他说:“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地去打,有时被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这说的就是乐学精神,即爱好读书达到了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在具有这种乐学精神的读书人那里,就不会把时间空耗在不必要的应酬上,也听不到“工作繁忙,没有时间读书”的抱怨。他们乐于珍惜分分秒秒的光阴,乐于在知识的田园里辛勤耕耘,正像巴尔扎克说的那样:“人生最美好的主旨和人类生活最幸福的结果,无过于学习了。
怎样才能“乐作舟”呢?
兴趣是读书的第一推动力。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他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把学习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为知而学;第二层次是因喜欢而学;第三层次是把学习当作享受和乐趣。在这三个层次中,乐学无疑是最高层次,是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毛泽东同志就曾多次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读书要有兴趣。因为有了兴趣,读书就不会感到累了,就会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轻松,像休息一样。”
学习的兴趣主要靠后天的培养。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培养好奇心。居里夫人有句名言:“强烈的好奇心是科学家的第一美德。”这对每一个乐于学习的人来说,都是适用的。学习中必然会有一些枯燥的东西,但若对一门学科存有求知欲,枯燥就不成其为枯燥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兴趣与崇高的理想目标结合在一起。郭沫若曾说:“兴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有时候违背自己的爱好,也可以培养出新的兴趣出来。使我们发生兴趣的最根本的因素应该是事业的需要。因此,要努力把“兴趣”发展为“志趣”,把社会需要和个人爱好有效结合起来,不断引导兴趣向正确方向和更高层次发展。这样,就能真正把学习变成享受,以“乐”作舟,划向成功的彼岸。
怎么在众多的书中找到一本好书?
第一,看出版机构,知名的出版机构会为了自己的名声负责,出版的书籍一般都是知名老师的著作。比如中信出版社,磨铁出版社等等。
第二,要看作者的学术背景,这样的书中会有实验和数据,得出来的结果也更加的科学化。假如我们要看一本领导力的书籍,要如何做选择呢?首先他要在领导力方面有建树,能够给出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再者可以看看他在行业的地位和名声,盛名之下无虚士。如果他是一个漫画家,突然写了一本领导力书籍,我们就要慎重选择了。
第三,看推荐人,一般知名的书籍都会有推荐人推荐,或者作序。如果一本书有很多的知名老师推荐作序,那这本书的含金量错不了。
第四,看知名书籍推荐的书单或者书名,或者书中多次提到的理论观点,能够对书籍作者产生影响的书,多半是好书。
第五,看一下书籍的排版和装帧,如果一本书连出版社都不愿意花时间去排版和装帧,也间接的说明这本书受欢迎的程度不高,当然这不是绝对,也有很多的知名好书装帧也很简单,装帧仅仅只是一方面。
最后,看一下这本书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和论证手法。我一直相信每一本书的存在都是为了解决一个社会问题,解决的问题越大,越痛,书籍的销售可能就会越好,比如一些百万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高绩效教练》等等。
最后,为什么很多的书读不懂?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比如你让一个一年级的孩子读五年级的书籍,多半也是读不懂的。这里可以用一个名词来解释“理解力池子”。
我们读过的每一本都会进入我们的理解力池子,当水池里面的水越积越多,自然而然的很多书籍就可以看的懂。想一下我们上学的时候,小学三年级方程怎么都没学会,到了小学六年级,没有人再教你,但是三年级的方程你很容易就解出来了,为什么,这就是理解力池子的扩大产生的作用。
那要如何扩大自己的理解力池子呢?
这里给出七条建议。
第一,读一点经济学。很多人认为经济学和我们相距太遥远了,那是经济学家才研究的东西,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经济学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超市的特价,商家的活动,甚至包括如何解决堵车,都能用到经济学的知识。推荐的书籍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等。
第二,读点心理学。心理学是了解人类行为的不二法门,我们的行为一般分为两种,显性意识和隐性意识。能用大脑控制的行为都是显性的,潜意识做的选择很隐性,如果读点心理学,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的了解自己,还可以改善人际关系。比如《这就是心理学》《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等。
第三,读点国学。我是一个国学的爱好者,在前面的文章里说,我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读读《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我也希望大家去读,不仅是陶冶情操,它真的可以教会我们很多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和处世之道。
第四,读点管理学。管理不是意味着说,我是领导才能管理别人,如果存在这样的想法,那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作为父母,我们要管理自己的孩子;作为丈夫,你要影响自己的妻子;作为员工,你要如何更好的和其他员工合作;作为领导,你要如何培养员工成长。这些都是领导力的范畴,也是让我们变得更好的法门。推荐的书籍《可复制的领导力》《高绩效教练》等等。
第五,读点逻辑学。逻辑学是一个人认知升级的捷径,一个做事有逻辑的人,更能够看透事物的本质,更快的接受新东西,提升认知,成就更好的自己。推荐的书籍《思辨与立场》《世界观》《批判性思维》等。
第六,读点哲学。哲学是人能活着的原因,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哲学,高深的人活得更好,普通的人为了自己的哲学活着。尼采说过,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为何而活,那他能承受生活给他的任何苦难。这就是哲学,也是人活着的理由。推荐的书籍《哲学起步》《生活的哲学》等,推荐大家去看。
第七,多点人生经验。这是个人在岁月留下的痕迹,各不相同,但是一样的精彩。我读过一本书,《活好》。这是日本的日夜原崇明先生的著作,他是一位100岁的老人,读他的书仿佛时间都静止了,生活的美好出现在心里。这就是人生经验,复制不来,学不过去,每个人不同,却又精彩万分。
读书一定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它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好,多读书一定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它可以让我们活得明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