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西行时光day5
库车与北京时差两个多小时,十点多的店铺刚刚开门营业。
位于老城的布料批发市场,摊位老板才挑起门帘,整理物品。
维吾尔妇女最喜爱的“艾德莱”土产丝绸,意为“扎染”,用于做衣裙、窗帘装饰等等。
“艾德莱”丝绸主产于和田、喀什、莎车等地。唐朝时的“龟兹锦”畅销长安,张籍的诗句“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描绘了古道丝路胡马唐风的景象。
纹样参差错落,疏而不乱,色彩艳丽的丝绸,一如其雅号“布谷鸟翅膀的花”的隐喻,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
晨曦下闪跃着色彩斑斓的浪漫。
吃早点的乌兰布拉克饭馆,在库车古城大巴扎,装饰食物极具民族特色。尖券拱的装饰,植物纹几何纹的纹饰,不同味道的囊,满满的西域风情。
人们在不同时点,追逐共性也在拒绝共性。
库车,突厥语译音,“胡同”之意。位于天山南麓渭干河、库车河两河流域,古龟兹国所在地。
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都护府设在龟兹。
元朝时期,龟兹属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汗封地。
穿过时光的隧道,这里有许多厚重的脚步。
鸠摩罗什在这里出生,霍去病、张骞、西游记团队从这里走过,唐三藏在这里(苏巴什佛寺)讲经数月,留下《大唐西域记》,班超、林则徐曾在这里留守。唐朝解忧公主的长女嫁入龟兹王国,解母亲的思乡之愁。
历史更迭,数不尽的悲凉与欢喜。
伏尔泰说的真哲学,“历史有如悲剧,要没有情欲、罪恶、灾难,在其中掀风作浪,就会显得毫无生气,令人生厌。”
现今的团结大桥跨过“龟兹古渡”,用巴扎的繁荣续写将来的历史。
桥头几位维族老人摆摊卖小商品,漫不经心。麦子一样的塑料杆,一样的漫不经心。老人说着比划着解释它的用途,大概是荧光棒。
传过民族饰品市场,进入花帽巷。墙上的,门上的,新疆小花帽为元素的造型,装点满巷的艳丽, 一曲行走的帽子歌。
穿过花帽巷500多米,拐个弯,是库车清真大寺。
伊斯兰教在新疆生根传播,有一个故事。“牛皮巧计”,萨曼帝国争夺王位失败的纳斯尔王子潜逃到喀什噶尔,向喀喇汗王朝寻求庇护,并请求修建清真寺,只一块牛皮大的地方。
征得同意后他宰杀了一头黄牛,把牛皮割成细条连结起来,然后用这条牛皮绳围了很大一块地,在圈起的地里建了新疆历史上的第一座伊斯兰教清真寺,阿图什大清真寺。
库车清真大寺是新疆第二大清真寺。
阳光从不同格纹的窗棂洒入,信仰、神秘、好奇与观望,千年如是。
之前,库车兴盛的是佛教。所有才有保存1700多年的阿克孜尔千佛洞。
佛教于公元前1世纪自克什米尔传入新疆于阗,并沿丝绸之路不断传播,塔里木盆地周边的绿洲城市均皈依了佛教,包括龟兹。
魏晋南北朝时期龟兹国佛教达到鼎盛的地步,在断崖处开凿洞窟,装饰佛窟。此后的1000多年的时间里,佛教在新疆盛极一时,各类佛洞与佛寺遍布天山南北,无数精美的佛教壁画与佛像出自新疆,从这里也走出了无数高僧,如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雕像阿克孜尔石窟虽然早在公元8世纪初期或中期已经衰落,但是遭到大规模破坏大概是在推行伊斯兰教的时候。
察合台后代图古鲁克帖木儿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统一了察合台汗国,伊斯兰教广泛传播,佛教衰落。
千年来地震、风化自然灾害,宗教改革、国外侵略的人为破坏,阿克孜尔石窟内壁画斑驳,尤其被外国人切割走的,像一块伤疤。而后期国人在国外博物馆拍照后临摹被切割的壁画,搁置在洞窟内,如同无奈的哀叹,如同孩子对母亲的抚慰。
阿克孜尔石窟230多个洞窟,只有6个开放。每次只能进10位游客,阿克孜尔千佛洞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像讲经一样一遍又一遍讲着洞窟便迁和壁画的佛教故事。
壁画灵动,侧耳倾听。
经千佛洞前后,不同的地貌。
沿217国道前往阿克苏,途经库车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
雅丹地貌,泥土或者砂砾,条带状的泥岩,横向显得条带分明,纵向则为悬崖峭壁。一道巨大的自然画卷。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力量和自然的魅力。
接近拜城,道路逐渐平坦,路边挺拔的白杨,玉米地、脱粒机,牛羊,相连的村庄,农家祥和景象。
拜城四周环山,在小盆地,雨水相对充裕,走过绿化最好的南疆城市。盛产鹰嘴豆,赛里木镇传统老酸奶也很好喝。
拜城往西,又一种地貌。
自然如同一本书,不用翻阅,自然呈现。
途经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夕阳下远远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