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诗人诗人在这里起步诗人的村庄

先生一笑而起

2020-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四时不记三秋月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题记。

这是我第二遍写苏东坡先生,对他的喜爱溢于言表,可写偶像却非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序言中写到:“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

东坡先生实实在在作为我的偶像,提笔便是停不住的他的生平事迹的夸赞之词。他如何不优秀,在重文轻武的北宋,市井小儿也可以指着月亮背出“窗前明月光”,官场上更是大佬云集,当朝宰相司马光、文坛一哥欧阳修。也就是在那个时代,刚从眉山老家来到汴京苏子瞻,因为一场科举考试,让担任考官的欧阳修对弟子说了这样一段话“二十年后,就没有人知道我欧阳修了。”世人只识苏子瞻。

宋代是一个非常具有现代气质的时代,而北宋的文人,性格中都带着温和和宽厚的底色,这也是那个时代的色彩。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轼、苏子瞻。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想介绍自己的偶像,想让大家都喜欢上苏轼。咱们可以从“吃”来认识这个可爱的诗人。

不管是少年成名鲜衣怒马的苏子瞻,还是乌台诗案后越贬越远的东坡居士,都掩盖不了吃货本性。他“自笑平生为口忙”,春天来了,嘿!瞧那河上的鸭子真肥,河豚的味道也一定很鲜美,加上山林野生的嫩笋这芳香扑鼻的,便有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哪里还是小学生必背诗十首之一呀,可不就是东坡先生的菜谱!

东坡先生爱吃也不是一两日的事,时代弄潮儿把“人间有味是清欢”写在自己QQ动态里,哪知这也是吃货吃野菜挖竹笋的心得。

爱吃归爱吃了点,正经起来,他让我们高攀不起。苏轼出入官场展现了极高的文学才华,日月之辉锋芒太露遭到了一群小人的忌惮。北宋国库空虚,每年还要像周边国赠予大量的金银绸缎来获得短暂和平。王安石变法顺时代而生了,却因为手段太过于强硬,百姓苦不堪言,苏轼看在眼里,向皇帝上书奏议废除税收法。躲着暗处的小人眼里闪过狡诈的光,他们在这位一腔热血的年轻皇帝前煽风点火。终于,一纸诏书,苏轼被贬往了千里之外的黄州。

舟车劳顿,黄州作为一个下等州,没有汴京城的繁华喧闹,当然更不如《清明上河图》上汴河两岸的文人骚客贩夫走卒。

黄州百姓听说来了一位满腹经纶才高百斗的诗人政治家,都跑去瞻仰。政治家往田间一站,政治家不见了,留下一个原原本本的苏东坡,一个最可爱的人。从这个时候起,少年子瞻变成了苏东坡。

苏轼在黄州举目无亲,房无一间、地无一垅,住的“小屋如渔舟”;吃的“空疱煮寒菜”;用的“破灶烧湿苇”。但这难不倒一个吃货!宋代从宫廷到民间,羊肉才是主要肉食,可羊肉贵呀,囊中羞涩的他便去市场上买回了猪肉,用他的话来说便是“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东坡肉就此诞生了,也自那时起,猪肉都被他吃涨价了。

所以我们现在听过东坡肉的故事数不胜数,倒也是有理可据的。

越了解这位大文豪,喜欢就越深一分。东坡先生的人生总是大起大落,从黄州赦免回京,文人的风骨和气节却让他又得罪了朝廷一众保守派,发配惠州,跨大半个中国。六十二岁高龄,三次发配,这次的目的地是更偏远的海南詹州。

年事已高,君王更替,他与王安石和解,送别政见不同的昔日好友司马光,苏轼感叹过往也只觉宠辱不惊难以再起波澜。还有什么不曾变,苏轼追忆起泛舟赤壁的过往,想起云遮雾绕的西湖,回忆起岭南的荔枝林。还有什么不曾变,眉州少年在记忆里从未改变。

海浪卷起怒涛,落日被吞没不见余晖,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