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文字在月光下放牧我的散文随笔散文

参与市志编制

2019-01-31  本文已影响60人  林夕1林夕秋阳
人淡如菊

今天去参加最美海门人颁奖仪式,其中有一个获此殊荣的竟然是《海门市志》编写人,有意外并非说他担不起此荣誉,是因为此工作在市府机关里绝对不是领导能重视的工作,领导们怎会发现了呢,如此殊荣怎会落到他身上,要知道,整个市也就十个人。过后又感到欣慰,领导们终于也看到了默默无闻奉献之人了,亦或是终于明白历史对于一个地方的重要性了,文献不足故也,后人不足徵也,便无可借鉴了。

十年前,《海门市志》编写启动,(以前是县志),里面各篇章的初稿均由各个部门分别编写,当时我在市公安局档案室做文员,没想到《海门市志》公安篇初稿的编写落到我头上,这本应该有秘书科或宣传干士做的工作怎会有我来做,我都不在编,怎有权利写。后来才知道,两个科无一人愿意接手,我一同学在办公室开玩笑说我在学校写文章不错,又在档案室,查资料方便,没想到领导还真就给了我这个光荣而艰巨的重任,而我这个编外人员只能是给什么干什么,行不行的都赶鸭子上架了。

上任后第二天便去编史办开会(可见我是临危受命了),编史办还真不招人待见,连个办公室都没有,在市政府旁边租了间民房,一屋子的老头,都是退休后返聘的,他们还夸公安局重视,派个在职的,我也不能告诉他们其实公安局也想返聘老同志担任此任,只是那个老人家以身体不好拒绝了,而我只是个编外的。

不知道主持会议的是不是今天获奖的老者,应该是吧,听介绍说他已在编史办几十年了,主持工作也已三十多年,我已不记得了,一屋子老者我感觉都差不多,看着谦和,从容,又带着书卷气,却没有上位者的霸气,想来都曾是各单位捉笔之人。坐我旁边的一老者是检察院为编史返聘的,听说我是公安的,便与我互换办公室电话,他曾经参与检察院史的编制,知道公安与检查院一定有要互通的资料,方便沟通,还真的被他言中,在后面的编制中我们还真的有几处资料共用(文革期间公检法曾合为一体)。

记不得人,可对于我以后编制工作有关的事项至今还记忆犹新:各单位成立编史工作组,必须有一名副职担任组长,具体事务有一名科长或副科长负责,(我掐指一算,升了几级,从进编,戴上警帽,然后科员,副科,哈哈,至少五级,还是质的飞跃,自己都笑了,笑着笑着梦醒了,继续听有用的。)各单位负责自己这一块的初稿,参考资料是已编的《海门县志》,各部门的史料(比如公安局的《公安制》),历年的总结,大事记,重大奖惩的记录,每个事件必须有两处以上的出处,有所考证,必须在边上附上资料名称方便汇总时查阅,上一册的《海门县志》是八十年代编制的,前面的有志可查,但得与部门的史料一致(不过上面对于文革期间的大都略过了,要补齐),后面的就要收集了。文章简洁,不能有形容词,只有事件,没有评说(我想起了新闻联播主持人360天无异的晚娘脸,新闻联播有时也有形容词的,比如百忙中抽空慰问拉等等),我怎么老开小差,可好歹也记住了,还有初稿一稿完成后送编史办审阅,然后修改,再审阅,再修改,一共三稿,初稿算是完成了,到市志出版时会加上你们的名字(好大一棵甜枣,我的名字可留方百世了)。

领了任务,我可动不了手码字,先抱回了一大堆资料,每天埋头于县志公安志中,伴着霉味,啃着并无兴趣的史料,脑子里全是历史事件,不知天地为何物(如果高考前我有此认真劲,说不定北大中文系榜上有名了),难怪无人愿意此工作,这样与现实脱节,写好了理所应当,写不好就是不负责任,又远离领导,半年下来,领导可能忘了还有你这么个人存在。档案室的王警官不无同情地为我鸣不平,还担心我如果完成不了工作,(毕竟我对于公安工作一巧不通,又从末接触过公安文案工作)会不会落到她的头上,我只能以无奈一笑回她。

啃完了资料,将其标识好,分类摊放于一长桌上,满满一桌,然后码字。开始码字,方知这一桌子的资料远远的不够。比如一个事件两个出处,可两份资料上所记不一致,就又得再找,还得在边上注明,什么资料上所记不同。有好多资料必须去别处找,我便拖着王警官陪着一起去,她也乐于陪我,一则领导有交待,她配合我查阅资料,二则她也希望我能写好,免了她的后患。三则我借资料证件都不符合,也借不到。

试着码完第一章中的两小节,忐忑不安地拿去办公室让送去编史办,让他们给看看这样是不是可以,两天后编史办打来电话,说思路正确,方向也对,就是言语要再简洁点,因为市志中公安只能是一篇——《公安篇》,篇幢有限。

办公室主任毫不吝啬地表扬了我一番,王警官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于是,我带着表扬继续闻着霉味查阅资料,在众多的事件中找寻可以入史料的大事(我还得看公安工作责职,权利,义务),码字……

(那些个老者更不容易,还都不会打字,写完一段得有打字员打出来,然后修改,改完了再打,打完再改,他们自己都说挺招那些小丫头嫌的,小丫头们一见他们进打字间就溜。)

就这么过一审,二审,落稿,完成了《公安篇》的初稿。

致于市志上落名,就不得而知了,想必是没有的,因为市志出版时我已不在公安局上班,本就不在编的人就更找不到名了,连本来说好的出版后送我的市志都没拿到,何来的市志上编者的名。

可我还是很高兴能参与其中,因为我知道《海门市志》《公安篇》编制中有我的一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