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友广场散文

父母之爱子,可牵挂,勿牵绊

2022-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常青子木

还记得上海海事大学那位在校寝室卫生间里自缢的30岁女硕士吗?

那是11月底的一个清晨,她把两条毛巾系成一个环,挂在卫生间的水龙头上,另一头垂在洗手台外面。她半蹲着,把脖子套进垂下的毛巾套里。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自杀女生叫杨元元,湖北宜昌人。她幼年丧父,由母亲养大。她高考成绩优异,本来可以去外地读大学,被母亲作主报了武汉大学。在她读大三的时候,她母亲就住进学生宿舍,跟她一起挤1米2的床,整整两年时间。杨元元从武大本科毕业后,又带着母亲在武汉三镇颠沛流离地漂了八年。在此期间,她换过好几份职业,收入不稳定。她原本有回县城考公务员的机会,母亲说高材生回小县城丢人,没同意;她还收到过西北大学的入职通知,也被母亲阻止了。母亲让她考上海的硕士研究生,理由是她自己曾在上海打过工,觉得大上海很好!

杨元元终如母亲所愿考进上海海事大学,母亲在开学季也跟着去了上海,再次住进女生宿舍。杨元元同寝室女生见状,遂向校方提出换寝室,校方不得不出面协调并帮助她娘俩在校外租房子。但母亲以没钱付房租为由拒绝搬离学生宿舍,并为此多次与学院相关老师及宿管人员发生争执。

从武大到上海海事大学,母亲犹如她的影子般从未有片刻离开。身心俱疲的杨元元,在圆梦硕士研究生入校70天之后,在一个原本是充满希望的清晨,选择自杀离开人世间。

30岁女硕士杨元元的自杀,当年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网络议论颇为激烈。

但是,当人们冷静下来复盘杨元元短暂的30岁人生,才发现真正害死她的是她自己的母亲!

她母亲年纪并不太大,四肢健全身体健康,原本可以自给自足独立谋生。而她却如水蛭(蚂蟥)般附着在女儿身上。时不时还要干预甚至替女儿的前途命运做决定。

一个年轻女孩,从青春期到30岁,都和让人窒息的母亲共处一室,同睡一张小床。她在校内没有朋友,在校外没有社交,更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这是一种病态的亲孩子关系,也被心理学家称为“恶性共生”关系。

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

“父母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若把顺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既让孩子童年贫瘠,又让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

如今社会上频频出现的一些妈宝男、巨婴等,有些并不是孩子真的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不肯撒手把已经成人的孩子还给社会,让孩子去独立活成他们自己想要的样子。

写到这里,我暗自庆幸,我女儿从上个月开始已在她公司附近租房居住。

女儿从武汉高校毕业后先去了南方沿海城市工作三年,然后她自己决定再回武汉。以她的话说,在一线城市的大企业总部也待过了,人际交往和社会阅历也积累了些。选择回武汉工作,周末可以陪陪家人,一起锻炼身体、看电影、逛街、吃饭等等,一家人幸福指数都要提升很多。

刚回武汉,我也很欣慰,孩子“南漂”三年懂事了许多,潜意识里已经知道要提升家庭幸福指数。

但是,当孩子去了她自己心仪的单位之后才发现,武汉实在是太大了,从家里去单位要转三条地铁线,另外还要叫网约车对接最后两公里。跑一个单边得两个小时,每天一去一回四个小时花在路上,自己还精疲力尽的。而这四个小时,她原本是可以用来读书、休息或搞工作的。

那段时间,每天看着孩子早出晚归,两头不见天,我也很着急。孩子思虑再三,提出要在单位附近租房住。起先我是不理解不同意的。为此,我还专门按照女儿每天上下班走过的路线走了一趟,体验了她的不容易。

其实,我们做父母的要勇于接受现实,孩子大了,她该有自己的分析判断、选择与决定的权利。做父母的不应凭自己的过往经验去替孩子做决定。而且,孩子大了应有自己的私人生活空间。父母与子女之间要有边界感。我们要勇于面对这个渐行渐远的父母子女关系。

正如美国诗人纪伯伦所说:

你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个世界

却并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

所以,做父母的应该明白,陪伴孩子是有有效期的。在孩子小时候,该陪伴的日子要珍惜。孩子大了,该放手的时候不要如水蛭般紧紧附着在孩子身上。

即便是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在今天也只是说说而已。毕竟时代不同了。我们不要真的把养老的重担全压在孩子身上。如果孩子将来混得好,有经济条件,能为父母的晚年幸福出多大的力,那是孩子考虑的事。但是,为人父母,我们首先得学会为自己晚年的医、养做准备。因为,未来未知且充满不确定性,未来的生存竞争肯定是愈发激烈的。孩子将来到底发展得好不好,生活难不难,有没有能力反哺父母?我们现在根本无法预料。

古话儿说:世上只有瓜连籽,没有籽连瓜。父母们牵挂出门在外的孩子是正常心态,但切不要把牵挂演绎为牵绊,处处干预孩子的人生选择,活成孩子工作和生活中的绊脚石。

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

关注公众号【常青视野】吧,愿我们都是越活越通透的父母。既然我们已拼尽全力把孩子举过头顶,何不再坚持一会儿,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