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声声叫着夏天
曾无数次地做同一个梦,梦到一个雾天,六岁的我和小伙伴们背着书包走在去幼儿园的路上。路过一个池塘,池塘的水很清,里面鱼儿很多。有一个白胡子的老爷爷经常在那放鹅,那些鹅有时候会扑棱着翅膀追着人跑,小孩子都害怕它们,包括我。每一次路过时都很小心翼翼的,生怕它们咬到我。醒来后的我觉得甚是好笑,可那些场景却忘不了。因为真实存在过,那里有我的童年。
读台湾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没有住过北京城,也没有如果北京城,但总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也许是因为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吧。本书是一本类似回忆录的小说,作者以小孩子的视角看这个这个世界,写得很美,一种纯真的美。这光阴的故事娓娓道来,让人读起来很舒服。
![](https://img.haomeiwen.com/i4224827/94885754b86f82ea.jpg)
“我分不清海和天,就像分不清好人和坏人。 ”英子小小年纪分不清好与坏,善与恶,是与非。在她单纯的世界里,她没有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很多人说秀贞是疯子,让英子离她远一点。然而英子没有另眼相看,反而和秀贞成了好朋友。她很单纯,也很善良。她为妞儿的身世感到难过,时刻记得与妞儿的约定;她也被“小偷”供弟弟读书的故事所感动,与她相约去看海;小小年纪的她不谙世事,却撮合了德先叔和兰姨娘,缓解了父母之间的关系……
跟着作者的笔,随着英子的身影,把对童年的记忆翻了个遍。童年的时光很美好,没有太多的烦恼。喜欢自顾自的调皮玩耍,每天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一起疯,直到天黑才恋恋不舍的回家。那时的我们对什么都是一番好奇,就像“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哪怕树林里看到一堆骨头,我们便开始想入非非,各种胡思乱想。那时候我们比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们更喜欢缠着老人讲故事。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该长大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我们就长大了,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对于长大这件事,我们是既期待,又害怕。长大,我们也许会面临很多烦恼,不知还会不会像以前一样,一觉起来,烦恼就没了呢。英子想到的,也是我们也曾遇到过的问题。第一次为六年级的学长学姐们送别时不懂悲欢离合,直到毕业时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她突然就感到逝去的是什么。别离,因为经历,所以她也就更珍惜,有点难过,有点害怕,像极了当年的我们。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也许这就是我们的成长。
任思绪飞扬,我们天马行空,忆起那段旧时光。犹记那年夏天,满天星星,萤火虫很多,蛙声一片,你我欢声笑语,欢聚一堂。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