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快意人生:瞧,这才是风流!》笔记3
《前言》笔记3
1.《千家诗》
《千家诗》当然好!
首先,它能从宋朝经历元朝、明朝,再到清朝,其间五六百年的时间不断修订,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其次,它选的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没有偏的、难的、怪的,易学好懂。
再次,它题材多样。你想学山水田园诗?有!你想学送别赠友诗?有!你想学思乡的、咏物的、题画的,或者考场作文类型的应制诗,统统都有!
最关键的一点是,它选诗一千二百八十一首,总体来讲还是比较经典的。
这时候,有一个人出现了,他要向权威发起挑战:“我要编一本适合所有人的武功秘籍!”
这个人在历史的节点写下了一段宣言,这段话宣告了《千家诗》的时代已经过去,而《唐诗三百首》的时代即将来临。
2.《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共选诗人七十七家,诗作三百一十三首。
从诗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看,上自皇帝老儿,下至读书人老百姓,甚至和尚妓女,只要你写的诗脍炙人口,就绝对会有你的一席之地。
(1)作者广泛
比如杜秋娘,做过侍妾、做过歌伎,人生最辉煌的时候做过皇帝的妃子,可是老年时住在一个破道观里,穷困潦倒,她年轻时曾经写过一首《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诗流传甚广,杜秋娘就凭借这首诗,成为《唐诗三百首》中幸运诗人的七十七分之一。
(2)体裁全
这本书有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体裁很全。每个诗人爱写什么体裁的诗,是与他的气质吻合的,这和什么人适合练什么武功是一样的道理。
比如:
①杜甫
杜甫的律诗成就非常高,这本书里杜大叔的诗选得最多,选了三十九首,他一个人就占了整本书十分之一还多的篇幅。
如《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有人是“有篇无句”,有人是“有句无篇”,可是杜大叔这首,有篇有句,句句经典啊!
②李白
白哥最擅长的是乐府诗,入选二十九首诗,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那首《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③风度翩翩的王维同学
他是那么温文尔雅,为人又是那么低调,他在《唐诗三百首》中入选的诗也是二十九首,很明显五言才是他的最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不知道各位看官有没有一个惊奇的发现——杜甫,儒家;李白,道家;王维,佛家。
儒释道三家,齐了!
3.挑战者
凡是敢于挑战权威的人都有三个特点:深厚的学识、高超的见识和非凡的胆识。
深厚的学识是基础,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凡是能考上进士的,哪一个学识不深厚?
高超的见识是智慧,拥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拥有智慧。
非凡的胆识是成功的关键,你学识深厚、见识高远,没有胆量去做,一切不都等于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