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异地恋之前的故事
W先生有一个公之于众的“秘密”,
他等了一个女孩十年。
可是,这个女孩不是他的女朋友也不是他的女性朋友,甚至于女孩一直把他当成敌对者。
据W先生说,他在小学的时候就遇到这个女孩,他们是同桌,桌子上也有用笔画出的分界线。
似乎每个人的小学时代都是“女权社会”,这大概也是因为小学的老师喜欢乖孩子,
而小的时候都是女生比较乖……W先生说,女孩一直是学校的风云人物,有各种“官衔”,
有老师的偏爱,有微笑却带着一点骄傲。
W先生跟女孩做同桌后身上就多了很多伤——字写得不好、题算错了、
英文课文背错了都会留下淤紫。
即便如此,在班级大换位置的时候W先生还是跟老师说“我不换位置!”。
后来升了初中,上了高中,他们之间的“仇恨”就愈演愈烈。
W先生在历经了“忍辱负重”的折磨, 美食攻略,暖男模式都未能抱得美人归后。
最终W先生选择舆论造势,能说得上话的、认识的不认识的,
只要有人问起“你们两个怎么样了”他都会讲一些让人误会成“好着呢”的话……
至于后果嘛,女孩知道后再也没跟他说过一句话,前功尽弃。
升入大学前一天,W先生说了句抱歉。女孩的记性不好,
她觉得既然已经记不清了也就没必要如此敌对。
此后,他们像普通的老同学一般,
不过偶尔问候。
女孩毕业后就一直没有回去过,一直在工作或是旅行。
她和W先生之间的相处模式还像以前那样,要不然就说上一天没完没了,
不然就两句不和冷战数日。
一直到有一天,W先生跟女孩儿道别说,“这么多年了,有点熬不住了。”
习惯是个很可怕的东西,
夏天的蝉鸣,雨季的蛙声都吵得让人睡不着觉,可当季节一过,
你又会不适应没有这些“噪音的搅扰”。当W先生的噪音和讨厌彻底消失后,
女孩反而时常想起已经模糊的他。
他们不是没有讨论过各自的人生观、价值观,所有的都很合的来,
只是,女孩喜欢去各个想去的地方“远行”,而W先生说他只想在家里等着她回来。
女孩觉得这样其实很不公平,对谁都是。
因为在她心里认为,一个人的远行是辜负了那等在家里的爱情,她不肯放弃想要远行的梦想,
也不想让那在家里的爱情被“等待”耗尽。放弃比失去听上去要有面子的多……
后来听到W先生的消息是,他也离开了他们一起长大的城市,也去了很多的地方,
或许他是想把等在家里的爱情一起带上,遇见一个人远行的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