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春节
(一)
同大多数村庄一样,我出生的那个村庄,总会在从腊月二十左右开始变得活泛起来,大人们纷纷带着幼小的孩童走出家门,步履悠然的走向集市,采办年货。也是多年前,那个成为三个孩子父亲的男人,会在年节前夕带着他的三个小孩一起加入到这欢乐的队伍中……
采办好春节所需的物资后,他会带领三个小孩去到卖玩具的摊位前,虽然家里经济比较拮据,但他还是会给老大老二分别买一个他们各自喜欢的玩具,然后给老三买上一把用电池的玩具枪。年夜饭被安排在了中午,作为长兄,他会在除夕当天早早地接来母亲,喊上两个兄弟的家人,一大家子人早早便开始为了这难得的团圆忙活起来。
一个典型农村家庭少有的团圆欢乐不外乎如此吧。年夜饭之后,妻子开始张罗年节传统的吃食“芋头圆”,他则和兄弟一起,带上果品,唤上家里的后辈,一道去给已故的亲人们辞年。后辈们不懂辞年,一路上连走带跳、你追我赶、嬉戏打闹,他则依旧和兄弟们述说着今年的收成、后辈们的成长以及道不尽的家长里短,不时发出开怀地憨笑,连风雪欲来都不曾知晓。
除夕的夜幕如约开启。在农村,除夕夜守岁离不开火,他早早地从柴房搬出冬月就已经准备好的干树桩,在夜幕降临时准点放在火炉上进行燃烧。由于搁放许久的缘故,树桩早已干透,燃烧的火会一直都很旺。他和妻子一起,坐在火炉旁开始剥干花生和干荔枝,几个小孩则是拿着玩具枪穿堂弄巷地你追我赶。屋外头的夜空,被升空后炸开的烟花点亮,门楹上的对联也被映衬得格外鲜红。炉火越旺夜越深,新年的钟声早已敲响,终于消耗完最后一点精力的孩子们也早已乖乖上床睡觉。他和妻子忙碌完春节期间的吃食礼品,做好炉火的安全措施后,也相继回屋休息。
在后来的时光里,他常常自嘲,为啥会从年头忙到年尾,或许是因为没有在新年钟声响起时,像孩童一样准点睡觉。
这一年,是他为人父的第十个年头。
(二)
正月初一,难得不用起早摸黑的日子,可他依旧改不掉这个“毛病”,早早地和妻子一道起床,嗜睡的孩子起床后蹑手蹑脚地燃放了开门鞭炮,继续躲回被窝睡回笼觉,昨夜的炉火此刻依旧很旺。
他在妻子的指导下,开始给灶台生火,烧水……他们要赶在孩子起床前,准备好新年第一道寓意平安顺心的吃食。待孩子们全部起床并洗漱完毕后,他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每人盛上一碗装着8颗红枣、8颗荔枝、2个鸡蛋,再加上红糖,然后很是认真地端到孩子面前,孩子也既不拒绝也不道谢,端起碗就囫囵吞枣。看着孩子不顾形象的吃样,他发自内心的满足洋溢于脸上,此刻却也没有了半点的岁月风霜。
九十年代初的农村孩子,过年最喜欢玩的还是燃放鞭炮。早饭过后,他趁孩子们不注意,从柜子里摸出一串鞭炮,可劲儿地炫耀,孩子一下子被他手中的鞭炮所吸引,围着他上蹿下跳,不依不饶。此刻,他充分感受到作为父亲的满足,将鞭炮分为三份给到孩子们,同时叮嘱安全。
孩子们得到鞭炮后欣喜不已,他们会将鞭炮拆成一个一个的装在口袋里,然后手持一根香用以引火,用鞭炮“轰炸”一切他们觉得可以轰炸的物件。点燃一个鞭炮,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空的纸盒或塑料罐将其盖住,随着“嘭”的声响,纸盒或塑料罐铁罐瞬间升空,落地瞬间,屁股也开了花,孩子们开心得连连拍手。
也会有比较皮实的孩子,会将鞭炮插进牛粪里再点燃,幸运的孩子会完美躲过被炸得满天飞的牛粪,可总有个别倒霉的,会被牛粪沾满全身…….他被孩子们的“胡闹”逗得开怀大笑,妻子则会笑着“谴责”他,都几十岁的人了,还如同三岁小孩一般。
妻子越是这般“谴责”,他则越是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或许他已意识到,随着孩子年岁的不断增长,这种欢乐时光或终将难以寻找。
这一年,是他为人父的第十五个年头。
(三)
日子再长一些的时候,他依旧会领着家人一起上街采买年货,只是付钱的人不再是他,“带队”人也不再是他,给孩子买玩具时他也只能在一旁围观。但可喜的是,依旧会有孙辈围着他嬉闹。
随着物质生活的慢慢改善,他开始学电视上看来的情节,在大年初一的时候给晚辈们派发红包,对于晚辈们的活动玩耍,也会适时给予指导。相比以前,他更满足于孙辈对于他的依赖和需要,就连打盹时被“恶意”扯掉胡子也不会计较。
从孩子到孙子,他每年的春节安排大体没有变过,总是围绕着家,围绕着团圆,围绕着儿孙满堂的天伦之道,认真地期盼着,生活着。
眼瞅着年关将至,因为有挂念,所以他的精神头也越来越好。
这一年,是他为人父的第三十五个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