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社21天写作打卡训练营生活美学社21天写作训练营给自己的21天造梦计划(写作训练营)

也说“断舍离”

2017-01-08  本文已影响13人  沐芷鲤
也说“断舍离”

文/沛花仙子

上一篇《新马之旅4》

前几天看了文友写的关于“断舍离”的文章。特别有感触。

2016年8月底,我去西藏旅游。

这是我第一次去西藏。不知是身体素质的原因,还是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如提前服用红景天等抗高原反应的药),还是由于时间紧张,我们乘飞机直达拉萨,没有给身体适应高原反应的过度期的原因……总而言之,那几天高原反应比较激烈。

某一天晚上,我被高原反应折磨得难以入睡。因为缺氧,呼吸困难,人整个都在半梦半醒之间。即使好像睡着了,也是很快就醒过来,每次一看时间,才过去几分钟、十几分钟时间。好不容易再次睡着,很快又会憋醒,如此反复。夜,显得格外漫长。辗转反侧到凌晨三、四点,朦朦胧胧中,突然听见有个声音大喊一生,是三个字,但我好像没有听清楚是什么字。我猛然惊醒,睁开双眼努力看,看见我的面前悬空出现三个立体感很强的字“断舍离”。

我睡意全无,仔细思量这三个字。心里默念“断舍离”。边联想自己的生活、工作中的需要接受神灵的指引果断取舍的事情。默默祈祷神灵保佑、原谅、加持……不知不觉,胸闷气短的感觉逐渐减轻了,我心情平静地沉沉睡去。一觉睡到自然醒。

之后和家人、朋友说起这件奇事,大家全都肃然起敬。有朋友说,西藏真的是个神奇的地方。

西藏全民信佛教。在西藏,无论在哪里遇见什么人,都会看见他们手里攥着念珠,虔诚地边走边念。

每个人都说,西藏,是一个离神灵最近的神圣的地方。来到西藏,就是来到了神灵的脚下。

当地的导游说,西藏不是每个人都能来的。俗话说,出国容易进藏难。这种难,包括两种含义:一、身体素质太差的人入不了西藏,承受不了高原反应。好多人一下飞机,就受不了了,有的住进医院,有的直接打道回府,结束旅游;二、过往历史有问题的人进不了西藏。西藏的每一辆旅游大巴上都全程跟随着一位武警,路遇车上游客有什么违规举动,立刻依法办事!每过一个关卡,都要像出国一样查验行李、身份证。

言归正传。话说“断舍离”。

说实话,在前面提到的这一次如此印象深刻的奇特体验之前,我好像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三个字。但不知为什么在西藏的那个难眠的凌晨会听见,会很有感觉。

不过,之后我也没有深入去了解这三个字的来历及意思。我的理解仅限于字面意思。断绝、舍弃、离开一些没必要的无效社交,一些不喜欢的人、事,一些无所谓的坚持,一些分散精力的事务等等,为自己清理、放松。还有一些佛教、禅宗的意味。

直到看了文友的文章,才开始找那篇本书,抽空阅读。

“断舍离”是日本人山下英子提出的,现在在日本非常流行的现代家居整理方法。 断=对于那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不买、不收; 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远离物质的诱惑,放弃对物品的执著,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她的观点是:不要想丢掉这件东西很可惜,或者因为还能用而觉得扔掉很浪费,这种观念对于收纳和感情都毫无益处,真正应该考虑的而是“这种东西是否适合你”。主角不是物品,而是你自己。而“断舍离”正是帮助你在“自己和物品”之间做出抉择的好方法。 不是“因为还能用所以要留下”,而是“因为是我使用的东西,所以要珍惜对待”。 如果你不扔掉不要的东西,恋爱也好、人生也罢,都无法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断舍离”的终极含义就是要彻底以自己为主体,过去、未来都不重要,我们拥有的只有今天和现在。 丢掉不舍和执著之后,你就会有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如沐春风。而且在进行“断舍离”的过程中,自己的“选择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丢掉不要的男人和爱情,丢掉不舍的想法和悲伤,你会遇见你真正需要的伴侣,活出更真实的自己。 当你持有的物品越少,越容易做出选择。选择越多,越难抉择。在你做“断舍离”的时候,最重要的东西会越来越清晰的浮现出来,你也会变得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我觉得断舍离的观念有点佛教“看破、放下、自在”的意味。

作为一种家居整理观念,我是第一次接触,也引起了我的极度共鸣。

我是一个比较怀旧的人,又不喜欢深度整理物品。虽然家里常常表面上收拾、整理得非常整洁干净。客人都称赞我的家里温馨舒适。但衣柜常常堆满了衣物,有的几年都不上身了,也多年不做清理。有时候看着衣柜发愁――整理一下真的要费很大功夫!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

我想做一个将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的人,也渴望家里舒适、整洁、清晰、宽敞。最主要的是,在整理家务的同时,整理自己的内心,释放负性情绪,让自己轻松自在享受生活。

我要好好学习“断舍离”,努力做到“断舍离”。还自己的世界一片清明。

(21天坚持写作训练营第13天)

下一篇《美好的一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