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

浅谈高考加分(再补发)

2020-07-28  本文已影响0人  静电2

一年一度的高考分数陆续出炉。高考,一向被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往往一分之差就能甩掉几千甚至上万人。我没参加过高考,但是我知道,总有一个群体即便考卷答案与其他人完全一致,他的分数也一定比别人高出十分、二十分甚至更多。这个群体就是“少数民族”,这个政策就叫“高考加分”。这样加分真的公平吗?

我这人喜欢东拉西扯,我们这个民族也有一个习惯,遇事总喜欢强调“自古以来”,似乎只要“古已有之”那便是合理的。我便先说一下古代的加分政策

讲起古代,科举的加分方式还真不少:比如字写得好可以加分;老爸曾有功于朝廷,儿子也能获得加分(如荫补);某个士子有特殊技能,即便科举成绩不够录取,皇帝也会给加分,赐“同进士出身”……等等。总而言之,古代选才制度中的加分,除去部分对于相貌的偏见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公平公正的一种修正和补充。

按照《旧五代史》记载,黄巢这个人长得极丑,其样貌犹如“白日之夜鬼”,使得考官对其极为不满,于是就笑他为“猴子之态”,然后把他给踢掉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举动,才有了黄巢后来的杀往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冲动。

自古以来,加分最为普遍的是“荫举”,因为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人际关系社会。因此当我们看到了表示个人能力的口才与相貌以外,我们肯定也要想到除了个人以外的集体利益,那就是人际关系加分项。按照察举制的规矩,在进行人才选拔的时候,首先第一轮选择,要看这些学生之中有没有重要关系的人员。

比如,某个人是朝中某大员之后、或者说这个人是皇亲国戚,那么就会把他进行优先选拔。这样的做法在当时被称为恩荫制度,在宋朝尤为流行。可以说,这是国人的传统所在,是最为重要的加分项也是最根深蒂固的一个。

或许有人会对此提出疑问:这样不会导致人才外流吗?

其实在皇权社会里,人才并不是最重要的。维护统治、皇帝与贵族共治,才是一个朝代能够长久的根基。所以,恩荫加分其实就是对贵族的拉拢、也是对于皇权统治的加固。

话说回来,真正的“封建社会”周朝灭亡后,秦汉晋隋、唐宋明清是否还是“封建社会”本也难说,但皇权却是一定的。所以皇帝陛下必须要打造出一批忠于皇权的“人上人”,而各种“恩荫”的加分政策恰好能帮助他达到这个目的。但是,大清已经亡了一百年了,加分政策又服务于谁?

我的立场是: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绝对是核心价值观之“平等”的对立面。现下,支持给少数民族加分的理由无非以下几条:

一、“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低”。持这种论点的人绝对是坏种,而无脑附合的也都是大大的脑残!当下各民族业已混居,即便是各民族自治区,也有大量汉人存在。除了西藏,其他自治区大部分人口也都是汉人。比如,内蒙古的七成以上人口都是汉族。而这些少数民族和汉族接受的是同等水平的教育资源、在同一个教室由同一个老师传授知识,高考和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的时候,却只有少数民族享受加分,这合理吗?即便某地区的“教育水平”确实低了,难道不是更应该去扶持其基础教育吗?

其次、有人说“加分不多,你可以多考啊”。也有人说,“无非加十分罢了,你多考一百分不就行了?”这样荒谬的逻辑也只有在荒谬的土壤里才能成长,就如同那句“嫌这里不好你移民啊”一样的荒谬。每年上千万人参加高考,“一分压千人”这绝不是夸张,十分就可以压万人。既然“多考几分不难”,为什么还要求加分?你“多考几分”不就好了?等你或者你家孩子高考不要说少十分二十分,少一分,你同意不同意?

第三、“取消民族高考加分,会影响社会稳定”。这又是一顶大帽子!据网上传言,今年贵州省的前二十名居然只有两名汉族,占了绝对少数!另据传言,其文理科状元如果去掉加分,都进不了前十!我不知道,如果放任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民族之间的隔阂不断积累、社会就能“稳定”下去么?即便为了眼前暂时的稳定,牺牲了民族的平等公平、积累了问题和矛盾,这样就合理么?

再说,自隋朝开科取士,加分政策不一而足,又对皇权统治提供了什么具体的帮助?哪一个王朝能活过三百年?至于明末把持科举的东林党,从郑鄤杖母到“水太凉”的老宗师钱谦益,再到在大清朝高呼“明朝皇帝为天下大害”的顾炎武,“稳定”了什么?

加分的本质就是不平等。不管是“恩荫”,还是加分。试问,若是你因病上了手术台,一个医生是通过巨额加分才考上医学院,而另一个却是凭自己真实成绩考取,你大概率会更相信哪个?

因此像黄巢那样的人物注定了很难从正统社会之中走出来,而他也最终只能以不正常的方式进行突破。

左文襄公宗棠,三次科举落榜,直到年至花甲方被赐“同进士出身”,几成一生之痛。传言有次左宗棠去见李鸿章,李鸿章出来迟了。联想起李鸿章宠爱小老婆的传闻,左宗棠讥讽道:“与如夫人洗脚”,意为你为了小老婆不惜轻慢大臣。李鸿章毫不示弱,脱口而出“赐同进士出身”,一下讲出了左宗棠仅是举人出身,无进士功名的心病,结果两人从此见面都绕着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