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听课《世界的物质性》有感
今天中午,走着上班,从家到校40分钟,一路上背完《道德经》前20章,期中14章15章20章记不清楚。就那么巧,下午听刘老师讲《世界的物质性》,讲到“物质”,我看到课本上知识链接里给“物质”的解释:原始意义是“母亲”,有“创始物”的意思。这不就是我刚背过的《道德经》第六章论道的内容吗?——“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可以说,哲学上的“物质”类同于老子的“道”,都有万物之源的涵义,都是万物万象的抽象概括。这是听完本框我自己的最初所感所得。
再说教师的教况。内容把握全面周到;逻辑清晰条理。但是学生积极性显然没有调动起来,只能从头讲到尾。另外,有三点商榷处:温故知新导入法,有温故,却没有知新——讲到“物质”,采用的是复习前面唯物主义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然复习到“唯物”,自然能导出“物质”,没必要再设计“空气,磁场,紫外线等事物有着什么样的共同属性?”让学生回答,可惜的是,学生对这个问题也没有回答出什么内容,最后老师不得不自己说出物质的含义,更遗憾的是对这个含义没作细致讲解。当然,还可以由温故三种唯物主义形态中的物——由最初的具体物质到抽象的物质概念的发展,可以很自然的导出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这才是“知新”的部分?但,这里复习三种唯物形态,只是为复习而复习,只有温故,却失了知新。这是其一。其二,在讲到自然界是怎样产生的时,学生说了说,没说出任何所以然时,老师讲了由植物到动物的演变等自然变化,却没分析出自然起源,发现及规律的物质性,所以显得啰嗦而苍白。其三,学生回答水果与橘子草莓是具体与整体关系时,老师的处理显然略显简单,因为学生显然不懂具体与抽象是相对概念,整体与部分是相对概念,老师在此应该稍作解释。另外,在全班都默不作声的情况下,老师对回答出问题的学生应该给予适当鼓励,而不应是期待满意的答案却给予冰冷的理性评判。显然,这节课有设计不周处,有讲解不透处,还有了解不明处,有值得老师再作推敲的点,以及精益求精的地方。
最后,说说学生的表现。可以用《道德经》的内容点评一下学生的状态:“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可以说,学生听完学完的感受基本是“玄之又玄”的感觉。纵观整节课学生的表现,让发言,说不到点上;让讨论,论不起来;探究,指望不上;合作,无从下手,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漪沦!这就是学生的基础——现实存在的薄弱的学情,还有高中哲学的抽象性——这是教情。
怎么办?难道只能“不如多扔些废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难道我们能在毫不作为的期盼中希望出现畸形的死灰复燃?可以说,没有教师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导,竭力作为,想方设法,甚至无所不用其极的智慧引导,学生即使被动发言,也不过是迫不得已的开口发声而已。
物质的确是抽象的,但是讲物质的方法却是具体的多样的,假设老师深剖教材,反复钻研,精抓简取,再设身处地,易位而思,从学生实情出发,想生所想,急生所急,因势利导,因情设法,一定可以能深入其里,浅出其中!一定会让学生脱离玄虚,切身体会,明白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