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故事
早上看到对平安的一个评论:
如果觉得这个逻辑(比如中国以后人人都觉得保险很重要 )是对的 那么可以长期持有 否则在平安代理态势不明的情况下可以卖掉
那么说说我对平安理解
保险行业未来是否有增量,这个其实要打个问号?
人口:出生人口减少。
收入:国家经济增长很快,但是个体或者家庭收入增长有限,虽然这十几年来国富了,但是民穷了。
思维:以前卖保险,很多上门推销的觉得是骗子,现在城市人的生活觉得除了五险一金,商业保险确实需要补充,但是目前商业保险还有许多缺陷,就是在赔付时不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思考,而是站在对立面尽可能来减少赔付,有很多欺骗性条款,普通人根本没法识别,往往买了保险,出了事情后发现赔付不了。
保险公司:行业几个巨头,加上互联网渠道增多,未来竞争也会更激烈。如果市场同质化都相同的情况下,其实会越来越卷,导致公司利润越来越缩水。
再说说中国平安,保险这块,原始营销靠着看似传销性质的地推,来拉人头,现在逐步在改革,转移到高素质高服务性质上来,缩减营销人头,必然影响销售的收入空间,当然这两年的财报很难看。目前的改革是在过程中,具体结果如何,能否后续稳定增长,很难说。
平安投资,经历爆雷事件比较多,名声已经太差。
平安银行有科技加成,其实还是很有潜力。
总的来说,平安是个大综合,保险营收比重还是比较大,对于这样一个大综合,还是不参与的好。
最后说说投资:
第一,概率:投资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概率的问题,持有10只股票,7只保持盈利,3只亏损,总体能保持盈利。
第二:不单调一只股票,风险太高
第三:业绩反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突发性原因导致的,比如疫情导致的旅游,航空,机场,免税业绩差等等。还有一种就是本身公司遇到困难的,比如平安这类。
所以如果是前者,要想清楚这个疫情可能持续的时间,在适当时机可以参与进去。第二种情况,其实不太推荐购买这类股票,因为你只知道公司在转型或者在改革,但是并不知道改革的结果,投资靠的不是信仰。
第四:简单明了。投资要投资看的懂的,就是业务结构简单,越简单越清晰,可能很多人的是那种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感觉,恰恰是这种往往被多数人忽略。有没有风险呢,也有,结构单一,就像鸡蛋放一个篮子里面一样。
第五,行业发展。这点有点像最近两年的赛道股(芯片,光伏,新能源),政策给足了想象的空间,加上国家的大力扶持,业绩增长都比较巨大,当然估值都是很高了,所以这时候大家不是看估值了,还是看10年以后的市场空间了。虽然很玄学,但是近两年确实很火。个人觉得可以配置,但是不要在山顶上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