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无鬼》之腥羶
注:文章为读书随笔,未为定见,不建议青年朋友阅读。建议青年朋友们,读《论语》,《孟子》,《墨子》,以之塑青春境界。年轻,不急读《庄子》。如果读,请以爱自然,爱自由,亦爱他人之自然,他人之自由终。
七圣迷涂,问路于牧马童子。相比于牧马小童,圣人是为者,为者必然是知者。知,为有迷,问于无知,无为。
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治国,和牧马没什么不同,去除危害的因素罢了。
什么害马?
苦一国之民,以养耳目口鼻。
这个太明显了。
那么不苦,不养,武候说,吾欲爱民而为义偃兵,其可乎?
想要爱民,想要为义。
徐无鬼说,不不不,这一个想,爱是害之始,偃是造之本。这一个想,爱与偃,无非是伪。
武侯想仁义。尧舜有仁义。
齧缺遇许由,曰:子将奚之?
曰:将逃尧。
仁义堪逃。
许由说,尧,盛行仁义,我担心他为天下笑,我担心后世人与人相食。
爱利出乎仁义。仁义则抚爱之,利益之,老百姓,爱之则亲,利之则至。蚂蚁追慕羊肉的腥羶,于是,舜三徙成都,至邓之虚而十有万家。
仁义,爱利,怎么会没有羶味呢?
还有,有使用“仁义”的人和行为呢。“仁义”,自然有仁义之名,有仁义之利,所以可以器使。这样的人,把“仁义”放在人欲面前,做面具。你知道,比羊肉更腥羶的是什么吗?是人的心和人的欲望。
鱼饵一投进湖中,群鱼便相争,湖水便不再平静。鱼饵也是食物,食物本身没有什么不好,但这个食物是人为的,人为地立了一个动源,一个争地。仁,义一投进去,就激起伪,利的层层浊浪。没有人施舍,就没有被施舍人逐利的丑态。没有人施舍,就没有施舍人伪诈的机心。
仁义不是不好,只是不能自然。
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天地有大仁义,却无仁义之名,无非自然之行。日月运行,不觉施仁,雨露灌溉,不觉敷义。施者与受者,都平静,都自然。不需要被感激,也不需要感激,清静无事,清淡无味。
人可以像天一样吗?大概可以。“做人就是要做神”。但圣人,都不免迷途。
相濡与沫,太用力,太强求,太辛苦。付出的人难以忘怀自己的付出,接受的人计较自己的所得。于是,太浊重,不体面。不如相忘,各适其所适。生死,贫富,祸福,无非道之所行,皆是江河湖海。独身任自然,清净两相忘。
牧马童子说,去其害马者。
人为害马。
人为近心,人心近利。
难免腥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