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爱为何有时如此伤人?——这本书的8个字教会你生命和谐之道

2021-08-22  本文已影响0人  兜兜爸讲故事

去年9月,武汉有个14岁的初三男生因为在学校打牌被请家长。他妈妈到校后,二话不说扇了儿子几个耳光,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男生一个人站着,默默思考了3分钟,毫不犹豫地从5楼跳了下去。

这是对家庭教育暴力最深刻也是最惨烈的一次诠释。这位妈妈对孩子一定是有爱的,但是,她选择了错误的方式进行表达。

“我相信,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究竟是什么,让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以致互相伤害?”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的开篇就抛出了发人深省的疑问。这位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的沟通专家,用50多年的实践来寻找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总结出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个关键沟通要素,帮助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

01.我们如此暴力,是因为关注了错误的地方

有个男人在街灯下趴着寻找东西,警察过来问他在找什么,他说在找钥匙。警察又问,你是在这里丢的吗?男人说,不是,是在公园丢的。看到警察很困惑,他急忙解释,但是这里比较亮。

这个故事很像《南辕北辙》,听起来很荒唐,而实际上每天都在发生。

比如《正面管教》中所说:你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样一个荒诞的观念——若想让孩子变得更好,先要用打骂的方式让他感觉更糟糕?

马歇尔博士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爱,但主流文化让彼此迷失了方向。

什么是主流文化?比如“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竞争文化,“棒打出孝子”的养育文化……

这些文化我们不谈对错,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很容易放大你内心的恐惧、焦虑、抑郁,把你的注意力引向错误的地方。

比如遇到矛盾,明明可以和气商量,却担心自己表现太“软”而受欺负,于是选择了恶劣的态度。

再比如教育孩子,明明可以柔声细语,却担心这样的方式不能快速让孩子符合环境要求,于是选择斥责打骂。

就像前段时间的徽州宴老板娘事件,自家的狗吓到了孩子而引起争执,老板娘情绪激动之下居然放言要弄死对方孩子,以至于以一己之力干翻自家整个公司。这就是“高人一等”“强者为王”等文化对人格的渗透,使暴力的使用成为习惯和常态,最终也必受暴力的狠辣反噬。

因此,马歇尔博士在书中一再提醒:把内心的爱融入生活,这才是你真正需要关注的地方。

02.做到非暴力沟通,只需专注四个要素

怎样才算是一个能够表达爱的标准的“非暴力沟通”呢?可以看看以下场景。

处在青春期的男孩儿菲利克斯在家里乱扔脏袜子,妈妈回家一看,黑乎乎的袜子咖啡桌下有,电视机旁也有。

一般家长看到这一幕,常常会气不打一处来:“你多大人了?袜子放哪里不知道吗?”“吃了十几年饭,我就教育出你这么个玩意儿?”“我一天到晚这么辛苦,还要伺候你这个邋遢鬼”……

这些语言所隐含的暴力是可怕的,它让家长们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孩子不懂事、家长的付出没有成果、家长自己也有很多苦恼和情绪等错误的地方,以至于忘记,和孩子对话的目的是让他承担责任,解决问题。

所以抛出的话语伤害值惊人,效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再看看菲利克斯的妈妈是怎么表达的:“菲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注重整洁,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到洗衣机?”

这就是一个标准的“非暴力沟通”,里面包含四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观察,就是要把事实表达得客观、准确、具体。比如菲利克斯的妈妈用了“咖啡桌下”“两只”“电视机旁”“三只”这样具体而准确的词汇,就事论事,不夸大其词。用我们的话讲叫“对事不对人”,孩子就不会因感受到暴力的压迫而奋起反击,引发无休止的争论。

第二个要素,感受,就是表述因事情而产生的情绪。很多人不会表达感受,只会表达想法。比如看到脏袜子乱扔,“我觉得他就是个邋遢鬼”是想法,而“我不太高兴”才是感受。想法是主观上对事情的认识,带有攻击性,而感受是关注自身的情绪,不带暴力。

第三个要素,需要,就是引发感受的根源。很多父母经常会觉得心中有一股“无名火”,其实就是有了愤怒的情绪,却不知道它根源于何处。而在孩子看来,这样的父母就是莫名其妙、喜怒无常。有个妈妈说,她看到孩子写作业字很糟糕,气得把作业本撕了——“我只知道我很生气,但你问我为什么生气,我觉得很难说清楚。”

有人会说:不就是因为这个孩子的字写得差,所以妈妈才生气的吗?

其实不是这样。心理学中有个ABC理论,分别代表事件、认知、感受。结论是,引起感受的原因是认知,而并非事件。

也就是说,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认知会引发不同的情绪。

比如孩子字写得糟糕,有的妈妈会认为,这说明孩子进步的空间很大,妈妈自己写字也不好,正好可以把一起练字作为亲子活动,让自己和孩子共同提高,说不定她还会因此感到欣喜。

所以如果妈妈感到愤怒,她应该思考自己的需要到底是什么,比如她担心孩子因此在学校被老师歧视,担心孩子因字丑而失分,继而与自己的理想学校失之交臂,等等。

菲利克斯的妈妈也是这样表达的,她说:“因为我注重整洁。”

把情绪归结于自己的需要,暴力自然不会产生。

第四个要求,请求,就是不带强迫地提出自己的要求。请注意两个表述的区分:“把袜子拿到房间去!”和“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去?”马歇尔博士强调,如果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不会乐意满足我们的需求。

家长们往往喜欢使用强迫的方式,因为他们内心先假设孩子是不会配合自己的,同时也认为只有这种方式才会显示出成人的权威。

有人会说,事实上,孩子就是不会配合啊,那么我有什么办法,是他逼我这么做的。

对于这个想法,马歇尔博士是这样说的:“选择通过请求而非命令来表达愿望,并不意味着,一旦人们说“不”,我们就不再去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它意味着,除非已经充分体会是什么妨碍了他人说“是”,我们就不会试图说服他们。”

换句话说,如果对方拒绝了,你应该想办法弄清楚他拒绝的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对方就能够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爱就流动起来了。

03.学会爱自己,是走向非暴力的捷径

心理医生曾奇峰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妈妈很反感孩子吃饭吧唧嘴,看到就皱眉头,并说:“吃饭不要吧唧嘴,像猪一样。”曾奇峰说,在这个过程中,他看到了这个妈妈对她自己的很多攻击。

表面上看,是妈妈对孩子的行为发起了攻击,并且标榜自己从不吧唧嘴的优秀。但实际上,她是在想:“如果我有这样吧唧嘴的习惯,我就会感到很屈辱。”

妈妈确实没有吧唧嘴的习惯,但她可能有其他自己不能忍受的生活习惯,因为她不可能是完人。所以她对自己所有不能忍受的生活习惯的态度是:批判、讽刺、自我贬低。最终这个攻击向外投射,形成了对孩子的暴力。

马歇尔博士说:许多人陷于自我憎恨之中,而无法从失误中获益。如果我们专注于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得到怎样的满足,我们就更有可能从自我评价中获益。

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但如何爱自己,是一个让人感到为难的课题。

《非暴力沟通》给出的启示是,当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需要上,而不是一味责备自己,就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方说,很多人常常因自控力低而自我责备“说了减肥,怎么又忍不住吃?真是一头猪!”“前天才制定的阅读计划,今天就连一页书都没看,活该个loser!”……这些自我惩罚往往不会帮到你,反而会让问题越来越糟。同时,这一针对自己的暴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外放,投向你身边的人们。

而非暴力的方式是,问一问自己:“我这样做,究竟是为了满足怎样的需要?”一旦我们放下单一的羞愧、恐惧、内疚,开始感受到内心更丰富的情感,身心就会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对我们追逐梦想产生更强的推力。

我们时常将自己装扮成强大的模样,企图通过强硬的形象保护自己,可最终却往往和他人一起伤痕累累。

学会在表达和倾听中运用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看似是一种示弱,却能以弱胜强,以柔克刚,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与距离。

愿我们都能学会非暴力的沟通方式,获得更和谐的生命体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