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为什么要忧“天”
我在前面的两篇文章中,分别就“叶公好龙”和“一毛不拔”,这两个成语故事的背后的典故出处,进行了简要的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解析,使得这些被我们误读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得以还原其本来面目。
下面我就被误导了几千年的寓言故事“杞人忧天”中的历史人物“杞人”为什么要忧天,进行作为一个草根学者的解读。
我们先来看看“杞人忧天”这个寓言故事的大致内容: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以上就是成语“杞人忧天”的大致内容。要想搞清楚杞人忧天的真正由来,先要了解杞国。
杞国探幽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夏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1500多年,国君为姒姓,禹的后裔。杞国建国始于夏朝,其间时断时续。周朝初年,杞国重新建国,自东楼公起,有史料可考的传了二十位国君。直到公元前445年,杞国亡于楚国。
杞国最初大致在今河南省杞县一带,后来迁到今山东省新泰,后又迁至昌乐、再至安丘一带,也就是现在的遗址处。小小的杞国走过了1500多年的历程,走进了历史风尘中,留下了一片荒凉的杞国故城,留下了曾经贻笑大方的成语“杞人忧天”。
《史记》中虽有《陈杞世家》记载陈国、杞国两国的历史,但对杞国的描述只有二百七十多字,而且还特别说到:“杞国微小,其事迹不值得记载。”这样的小国,在周围强邻的压迫下,被迫屡次迁徙,据记载杞国先后迁都至少达六次之多。这在当时的诸侯国当中是绝无仅有的一例。
杞国命运多舛,飘忽不定很像犹太族或吉普赛族。“杞人忧天”就是被迫频繁迁徙的心理写照。杞人的小型迁徙持续不断,而大型国都之迁,仍很频繁甚至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是我们在思考时应该有的心理准备。
再说文献所涉六个地点,未必都是杞国所在的都城地点,但有杞人落脚迹象则是可以确认的,不能随便否定前人观点,更不能像有的学者那样削足适履,为自圆其说而随便臆解。
如果把这6点连线,就不难发现,杞国的迁徙至少应不低于5次。依草根个人的看法,除去滕州不宜纳入迁都地点外,杞国在山东应有8次大迁徙,其顺序是:雍丘 (河南杞县 )一 定陶一雍丘一定陶一 新泰一诸城一淳于 (安丘市) 一缘 陵( 昌乐市 ) 一 淳于一新泰 (不计从定陶迁雍丘这一次) 。
其中,在河南杞县和山东定陶之间,有两次往复;在新泰和淳于两个点上又各有两次定都; 后期的淳于和新泰可能并为国都,或者互为别都,并没有完全脱离任何一方。
杞国迁徙简图据草根通过深入研究杞国历史,对“杞人忧天”的内涵提出新的见解,还原杞人忧天的真相,使延续几千年的成语,给予一个重新定位。
杞国与鲁国为邻,杞国不断遭受鲁国的欺辱。杞鲁交往中,鲁蛮横跋扈,使杞的精神受到极大创伤。春秋前期,齐、晋先后成为诸侯霸主,杞竭力追随巴结,甚至用联姻得到庇护。
在诸侯争战,弱肉强食,互相攻伐中,杞又时常受到强国欺凌。先后被宋、郑、莒、鲁等国胁迫,受宋、莒、淮夷、鲁等国多次攻伐,土地被他国侵夺。
杞长期在诸侯国互相争斗会盟夹缝中生存,天地虽大,却没有杞人安居之地。
显然这里杞人所担忧的“天”,决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天地的天,而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江山社稷,是他们的杞国,在古代国就是“天”。
这正是杞人担忧哪一天国家没有了,身无所寄而寝食不安的历史背景。
杞国故城遗址事实证明杞人担忧的事情,还真的发生了,公元前445年,杞国终于被楚国灭亡。楚亡杞后,将杞国公族强行迁到楚国南方。杞人所担忧的“天”到底还是崩塌了。
“杞人忧天”的故事产生的根源,正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大国兼并小国,弱肉强食的形势压迫之下,杞人才有的危机感,才产生了忧患意识。
这种忧患,蕴含着强烈的求生的欲望,也许正是这个“弹丸之国”,多次迁徙,千年不息的秘诀之所在。
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古老而熟悉的寓言故事,数千年来一直被传为笑谈,变成庸人自扰和无谓担心的代名词。但在杞县人看来,这个故事却承载了生活在杞县这片土地上先民们的苦难历史。
杞国皇顶城遗址在古代,天被喻为国家和人民。杞人忧天,杞人忧的那个“天”,正是他们的国家——杞国。
强烈的忧患意识让杞国人在夹缝中艰难生存,然而在大国兼并小国的历史大趋势下,杞国终究没有逃过“杞人忧天”的预言,公元前445年,杞国亡于楚国。一个弹丸小国,能千年不息,或许也正因为这种忧患意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许是对杞人忧天最深刻的理解。对国家、对民族前途的忧患,是古代杞人留给今天人们的宝贵思想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