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璀璨,只在瞬间
多次听矮大紧《晓说》中提及,影响他最重要的书里有《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对于一个因拒绝"滥"读而选择困难,时常感书荒的我而言,好奇之心骤起。
当即就找了来看,但见书皮上的作者是斯蒂芬.茨威格,不仅重重叹了囗气:当然,他被人所获知的作品,还是那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书绝对是好书,以十四个历史特写各自成篇,秉承言以载物的宏旨,无须多论其艺术成就,单从选材去看,就别有一番独到之处。
头篇写的便是十六世纪地理大发现时期,第一个发现了太平洋的巴尔沃亚。此人与哥伦布共处相同时代相同国度,人人皆知哥伦布在航海事业上的建树而不闻有他,甚至将太平洋的发现讹误为麦哲伦的功绩,足见其余二人的光辉有多么夺目耀眼。这样一个小人物,投机者,却因为犯下重罪,穷途末路下,怀着闯入到不朽的事业当中,让自己将功抵过,获得到庇护的心情,不得不因循着当地土人的传说,主动去寻找所谓的"南海",终于在人类的历史篇章之上,捺下了重重一笔,不得不说事出偶然。类似于这样小人/事物闯进了大事件的题材,书中还有另外两篇,一篇记述着《马赛曲》的谱写者,籍籍无名的法军工兵上尉鲁热,另一篇则记录了两军对垒陷于白热化的君士坦丁堡城中,一扇当时完全被人们遗忘了的城门凯尔卡门。正是因为它,东罗马帝国灭亡,君士坦丁终于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从此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其间的荒谬绝伦之处,实在教人啼笑皆非。
这些当然属于历史的冷知识内容范畴,以之相对,着力书写以坚持对抗权威及暴力,却终不免落败的悲情英雄们,亦是作者的另一重偏好。他们的抗争与无力,不时低靡与各种的奋起欲念跃然纸上,读至精彩处,别外具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度。而其中最教人难以释怀的,仍是《滑铁卢的一分钟》,拿破仑由于错用格鲁希,紧要关头未曾得到及时救援,终至功败垂成的遗憾。有时竟不禁教人去想,如果当时他没有起用格鲁希,而是其他果敢的将领,历史又将会以何种面目呈现?
遗憾难免常存,历史总是缺少重头再来的机遇,无限恨,无限愤,说不尽的意难平,都只能逐了流水,酹了江月,化作万丈的虛空。可是即便无限虚空,其间也自有妙处,那便在于:你我这些读着史的人,神思畅游,突然站到了镜子跟前,在打开的维度通道里,渐渐鉴照出了身前身后更为巨大的领域。
如是,我们竟都走过了时间的彼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