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期挑战】12:《迷恋的教育学》中的迷恋(一)
昨晚,冒着雨去拿了师父的这本《迷恋的教育学》,应该说这本书是师父这些年“文质说”的结晶。当时,他的“文质说”还会不停的说下去,也许还会有第二本、第三本书……出来。
这些内容我都听过,但于我而言,听一遍,和阅读文字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听的时候,大抵在心里承认一下,或者引起一丝波澜,然后就过去了。但是阅读文字,可以反复玩味,可以从中得到更多的文字的联系,引发更多的思考。
他的自序《跟着词语过教育生活》,就让我反复读了好几遍。
“每天我的工作就是要回到教育的源头去追问,每天又要从这里不停地迈出生命的步履,探向未来之路。”从师父这里,我得到的第一个词汇便是:源头。任何事情,能够源头上去追溯,去思考,便有了更多的意义。比如回到个人的日常,回到那个人的来源,回到事件的本身,你就少了很多羁绊,也会多了很多释然。得到的第二个词语是“生命”,可以说这么多年,这个词语一直影响着我的教育性,决定着我的教育行为。生命的步履,是带有个人性的,是新鲜的,是有活力的,是有自己立场的。
“回到个人的日常是再好不过的选择,即使每天仍然会在各种愤怒中折腾而忘了什么是对自己更好的事情。愚木兄说,这是一种秋虫的情绪,因此我们才应该更爱惜属于自己的时光,不是说你不能再犯错再求取更多。”这句话里,我喜欢那句“秋虫的情绪”,我看到了对生命的尊崇。生命里,最重要的是珍惜,是珍惜那些有缘分的人,珍惜时间。到了最后,才会变成爱惜,才会做所有的事情都是温柔的,才不会勉强他人,才会“克制自己纠正他人生活”的做法。
“一个人能够借助的无非就是信仰、知识与经验,联系雷蒙·阿隆的另一项任务‘时刻不忘我的知识的局限性’,人大概唯有跟随自己的信仰,方可有一点点胜算,不受诱惑,远离邪恶,像圣徒一样去承受自己一切的苦厄,这才是最难的,也是最值得的。”师父的语言里,常常是将常识用比较文学性的说法表达了出来,从师父这里我得到的第三个词是:信仰。信仰,也许就是价值观的投射。说通俗一点便是自己的想法。人与人最大的不同是想法,想法不同,活法便不同。你的想法里,有对事情的价值排序。曾和一个朋友聊天说,好像我这人是把自己的舒适与安逸放在了第一位,至于其他的诸如装修风格、家具、每顿饭吃什么等,我有我的喜好,但就算不如我意,我也可以接受,不影响我的什么。在这个方面,我是很克制的。也许因了这样的心态,少了很多的麻烦与争执,因为那不是我生活质量的必须。
“词语往往就是我们生命的写照,旧词属于旧的时代,它也并不会死去,只不过早已与灰烬相伴。思考词语必然会继续保持对生活的介入态度,同时活着也就意味着仍然相信人的力量。”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词汇吧,只要能够有所信,能够积极生活,也许就是一种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