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
守岁樽天酒,思乡泪满巾。
在家乡、在自己家里、在亲人身边守岁,为父母延年益寿守岁,为自己惜时通达守岁,那一定是最最幸福的事。
守岁——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有熬年守岁驱邪的习俗。百姓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添福增寿的意思。
吃了年夜饭,撤了碗碟收拾好桌子。瓜子糖果,各样的饮品摆上来,根据自己爱好,想吃就吃想喝就喝。垃圾可以随地的乱丢,没人说没人吵,扫到角落里,堆成小山似的,这都是财,不能清理掉,要等到破五了才可以打扫。
对于懒惰随性的孩子来说,可谓是天赐良机,可劲儿造,不必有任何的心理负担,也不必担心有人会说你邋遢。
并且,晚睡是适当允许的。
生起一个大火盆,几截木炭,红红火火的。一家人围坐一起,红彤彤的火光像舞台的背景打在每个人脸人,电视机前的主角们全力打造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让他们激情昂扬。
今年咋样了明年会如何,一家人怎样抱团取暖,个人的发展怎样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发展的洪流中。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吃着零食、聊着闲话、看着春晚,一起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
这,便是当下人们守岁的意义吧。
禁放前,烟花爆竹铺天盖地,黑暗的夜空被点亮成璀璨的幕布,连绵不绝的爆竹声惊吓了年,又欢庆着年。惊醒了多少人的美梦,又陪伴着多少人的梦想。
十二点,掐好了时间似的,千家万户共同放响“接年炮”,熬不了夜的被惊醒,熬了夜的,被盛世景象所吸引,那叫一个壮观。
后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都说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悄无声息的就把年给过了。
但守岁的习俗还在。
或和着歌舞轻轻哼唱,或随着相声小品哄堂大笑,或包着饺子团着汤圆。
零食吃够了,就加点夜宵下点儿刚包好的饺子,太困了,就出去跑一圈、跳绳几分钟,再生龙活虎地跑回来,浑身热乎乎的,也不再瞌睡了。
等“难忘今宵”的熟悉旋律响起已经是零点三十分还多了。
至此,守岁的曲目圆满完成。
赶快洗洗涮涮睡觉吧,明(今)早还要起来拜年哪,也有守岁一守守一的。
躺在被窝里,数一数算一算发出去的和收到的红包,或欣喜若狂或稍有遗憾地进入了梦乡。
天刚蒙蒙亮,催促起床的声音已播放了好多遍。
“起床喽,可真是个大懒虫呀,哪有大过年就睡懒觉的。”
“心里没事儿睡觉死沉。你就一个,实践不多,精力来凑。”
你看,社会在发展,守岁的条条框框越来越精简。禁放了,没了声与光的陪伴,守岁还会再走多远真的不好说。
不过,守岁从来就不是强制性的,全靠自觉。目前,持续陪伴着的小伙伴儿就剩下春晚了。
好评与否,都会在除夕夜准时上演,与守岁完美契合。再有364天,让我们共同期待美好的新春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