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莎的每周一书】在一心多用的当下,这样做最有效👌👌——深层解析
决定买下这本书,是因为被它的书名所吸引住了———《慢思考》,我不禁质疑起来: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身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和大脑超载的生活环境。大家都在争当多面快手、速度小能手,只想着没有最快、只有更快地完成手中任务,为什么还要慢下来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翻开了这本看似另类的书阅读起来。渐渐就被它吸引住了:在网络无孔不入和信息严重超载的时代,我们如何去思考才能将个人能力和做事效率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别看这本书有200多页,其实它就讲了三个部分,即
一.从科学角度来解释我们神奇的大脑
二.摧毁我们大脑的几种错误任务
三.解放大脑的方法
而且最重要的是,它颠覆了我们对大脑的一贯错误认识。康普诺利教授向我们解释了大脑的工作机制,在教授的解释中,我们得知:我们拥有三套负责认知、决策的大脑系统,是分为三个区域的,即“思考脑”、“反射脑”和“存储脑”。
大脑分三份儿,相互配合做事情,但有时还互相竞争。这事儿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它们各司其职,职责各有不同。大脑使用正确了,事半功倍,反之则是事倍功半。
1.慢而成熟的思考脑。
思考一件事情,尤其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向来是欲速则不达的。这也同样应证了一句话:慢工出细活。关于思考脑需要我们学习的知识,始终贯穿于这本书。用大脑思考的能力是我们人类所特有的,包括对长期远景的规划,制定长期目标,对复杂事物提前做出预判。这些能力都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
想想看还真是如此,我们在处理关乎自己那不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的切身利益时,都会进行深思熟虑,从各个角度去筹划和安排,力争做到在各个方面都是万无一失的。
如果人类的大脑里没有负责这方面的脑系统,那我们就看不到古人那伟大的发明创造了,我们也不会阅读到中国的四大名著了,更不会看到精彩如《阿梵达》、《哈利.波特》的电影了。
纵观这几年,世界科技发展迅速之迅猛令我们叹为观止。如果我们的大脑中,没有这负责深度思考的思考脑,我们更不会反思过去所犯下的过失,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了,那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从何而来呢?
中国有句老话:一心不可二用。看似了不起而伟大的思考脑,也有它不拿手的地方——不能一次处理多个任务。一边同时又干这又做那的可不是身肩重任的它所能应付的了的。这就有应证了两外一句老话:贪多嚼不烂!
专注于一件事情,把当下的这件事情做好,继而再去做其他的事情,采取各个击破法,这不才是最有效的么。这也正是康普诺利教授向我们传达的最重要的一个事实,这也正解决了当今社会中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如何才能提高专注力,在这本书中,你都会寻找到答案。
2.喜欢抄近路的反射脑。
条件反射这个词,我第一次听说是在上初二生物课的时候。那时候的我正在阅读教科书,突然看到了那个著名的铃铛与狗的实验,我才明白:大脑中有一部分区域是会对一些外界的信息迅速产生反应和印象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直觉。
别小看这些通过直觉所得到的信息,反射脑会自动将这些信息传输给思考脑,这是由最浅层的认识转到了更高层次。这也是一个对信息分拣的过程,看看哪些信息需要深度思考,而哪些只是需要一笔带过的浅层信息。
但这也不是绝对,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如果时间过于紧迫,那么反射脑会自动取代思考脑的位置,来进行决策和行动。但这往往是错误的,因为大多数决定都是在无意识中发生的,不管在什么时候,速度都是思考最大敌人。
3.需要放松才可以良好运行的存储脑。
我们每天在学习知识,学习着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疲于奔命而让自己不得停歇。我们用一整天的时间都在对一个难题冥思苦想,却始终不得要领。但睡一觉醒来,却发现了解决难题的方法,大家看看这是不是很神奇。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就会一切OK么?答案当然不是这样。原来我们的存储脑在一刻不停地整理、操控、存储及更新着大脑中的信息,以便我们更好的从中筛捡出最有用的知识和信息。
在康普诺利教授看来:只有外界的输入越少,思考脑的需求才能越少,那么负责存储的大脑在进行知识管理的效能就越高。
想想这也不难理解:正所谓劳逸要结合,大脑一味劳动而不进行休息和放松,那怎么能高效地学习呢?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并不是在办公室里泯思苦想才得出的,而是在苹果树下休闲时,偶然被他发现的。爱因斯坦的许多著名的论断,也是在他以放松为前提的小提琴演奏中获得的。这些活动被赫尔曼.凡登布洛克成为“有用的裕余”,毕竟大脑也需要放松。
就像一根橡皮筋,你总是让它处在紧张拉伸的状态,它很快就会被拉断而被报废掉。时而松松、时而紧紧地使用它,才能将它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化。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