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情,说说爱

爱情与婚姻的真相

2020-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卧龙居1988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两个人会结为夫妻,除了爱情,也需要机缘。在世间寻寻觅觅,怎么会遇到他/她?是否在冥冥之中,姻缘天已注定?不仅众生迷惑,连许多学佛之人也一样迷惑。

  然而,婚前两人感情不错,为什么在结婚之后,有的甜蜜幸福,有的却成了“不是冤家不聚头”,而有的却能依靠共同的信仰,共修度过一生呢?今天我想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佛教的角度来和大家分享这些关于爱情和婚姻的问题。

世间自古以来,有无数人歌颂爱情,赞叹爱情,更希望有情人终成人眷属。那些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赚取多少人的热泪,如中国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方罗蜜欧与朱丽叶,多得不胜枚举,但是佛教以什么观点来解释呢? 以佛教的观点,爱情本质上是“愿力”和“业力”的结合。所谓“愿力”,是主动积极的力量,源自内心的“意愿”;所谓“业力”是被动不自主的力量,也是源自内心,但却是“不愿”。两者力量会促使爱情的发生。(当然从世间角度,我们会有各种理由,如温柔体贴,美丽大方,善解人意,家境富裕等)

  就“愿力”来说,如一对夫妻感情本来很恩爱,更希望来生续为夫妻,故在佛前或者向老天发愿,希望来生再为夫妻,甚至生生世世都为夫妻,永不分离。这种愿力,将来时机成熟后就会发生(不管双方变成什么模样)。或者今生相爱至深,因战乱或家庭反对,以致今生无缘的男女情人,两人相互约定,希望下辈子再来成为夫妻。因为彼此都惦记这个约定,故在轮回中两人再次相遇,会有似曾相识的熟悉感,甚至很快便决定共度一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见钟情”。

  另外一种情况,因受到对方的恩惠,无以回报,如生病被救活,或者帮忙偿还债务,或者救回爹娘至亲,故愿意来生做牛做马回报,所以因为感恩报恩的心愿,来生可能成为妻子侍候,心甘情愿,毫无怨言,这种“愿力”经过多生多世之后,仍会发生。

  就“业力”来说,如一个人欠下巨债,无以偿还,虽然今生至死都没有还清债务(有些人还故意拒还),然后就有一股力量,在未来世发生作用。如果是成为夫妻的情况,先生(太太)便有一种无奈,为何太太(先生)老是折磨他呢?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只有痛苦往肚吞,承受这样压力,两个就成了怨偶。

  又如果在过去生本来为夫妻,先生曾遗弃太太(如另结新欢,或恶意遗弃,或出家隐居)造成太太的怨怼,于是业力的牵引下,今生他便可能遭另一半的遗弃(或者被折磨,以了宿债),这种“业力”,不管天涯海角,时空转变,不管变成什么样子,还是会发生。

  由于愿力和业力的相互作用,加上两个人的习性、家庭、教育、观念等不同,并且还和其他人的牵扯,交错复杂,因此男女之间便产生不同的形式,也构成大千世界男男女女之间的爱情了。

世间怨偶很多,不幸的爱情和婚姻也数不胜数。这些原因造成双方痛苦无奈,怨恨心起,又无力解决,最后诉诸法律,请求离婚。同时双方结下恶缘,在未来生中,事情可能重演,但角色互换,众生便在生生死死的轮回中,一再演出这种无奈的悲剧。这就是“恶的循环”。

  无奈的悲剧,是否有终止的一天呢?

  很多人以为学佛,或者遁入空门,便可以摆脱这个轮回的梦魇。这种说法表面看起来没错,但是就算是再高明的修行者,除非死后得以往生西方极乐,否则一旦再度陷入轮回,也要偿还过去结下恶缘的宿债。这是法界“因果定律”,在法界内无人可免。

南无观世音菩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