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谢耶维奇——她所记录的残酷世界。

2016-11-06  本文已影响0人  被湿气晕开的彩画

读阿列克谢耶维奇《切尔诺贝利的回忆》,让我久久在其间不能缓过来。

一晚上读完了这本书。1986年4月26日的切尔诺贝利,它离我很遥远,十分遥远,非常遥远。但翻过每一张书页,全是震惊与恐怖。

“我五年级的时候,喜欢上一个女孩,七年级的时候,我认识了死亡。”这是儿童发出的声音。

“但是他妈妈对我说:“亲爱的,对某些人来说,生孩子是一种罪孽。”爱人也是一种罪孽。”这是年轻女子说的话。

切尔诺贝利灾变则让该国失去四百八十五座村庄和居住地,其中的七十座永远埋在了底下。在爆炸发生的那一瞬间,无数人的生活想回到从前成了想象。事故发生之后,他们想回到从前,但是再也做不到,需要搬离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受到核辐射的侵害,死亡的孩子与亲人,一切的一切,没有人能给出解释。

阿列克谢耶维奇记录的切尔诺贝利事件,通过受害者的讲述,直接将人拉回了三十年前那场灾难现场,每一页都是残忍的故事。“死亡”这个字眼随处可见,人们无法选择一切,笼罩在上空的辐射不会消逝。

如果不是阿列克谢耶维奇,这位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若不是她的记录,我也许永远也不会去了解那段历史,那段人类史上的浩劫。

我对虚构文学有些欲罢不能,用作者自己的笔触,听到的声音,再去重新记录历史事件。因此呈现出来的,像小说,但一切源于真实,高于小说。这就是记录的魅力,涵盖着写作者的感受,有血有肉,触目惊心。

于是又找来阿列克谢耶维奇另外两本书读:《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和《锌皮娃娃兵》。

《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描写的视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参战女性;《锌皮娃娃兵》记录了阿富汗战争中俄罗斯一方的军官、士兵、护士、妻子情人、父母、孩子的血泪记忆。

无一例外,张张书页都是在泣血。

作者并不知道真实的战争世界是如何的,我也不知道。但是阿列克谢耶维奇在那些战争亲历者身上记录下来的关于战争的片段,震撼了她,也着实震撼到了我。

战争——这两个字眼,仅仅读起来就让人不寒而栗。而我不了解战争,我只能通过书页去了解战争。但是这些人的叙述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可怕、残忍,灭绝人性。

战争中应该有女性吗?战争中应该有孩子吗?哪些人会去选择战争呢,又有哪些女人会选择上到战场?战争让人无休无止地体验死亡,一切太残酷。

如果可以,我希望永远不再有人遭受这一切,永远不会再有战争;如果可以,我想象着孩童都有幸福的童年,年轻人能拥有美好的爱情,女孩子能够有选择爱和美的权利,而不是经历这样的残酷。

阿列克谢耶维奇笔下的残酷世界,我想,她做的这一切,除了是一种记录,更是警醒。无数事情真相被掩盖,人们并不能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当写作者把这一切记录下来,就有了不一样的意义。而对于翻开书页的读者,每个人都不同,但都能感受到这份震撼。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