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不隨便音乐

再開道門,走入爵士樂精彩的二十年

2018-03-20  本文已影响4人  shaowen

幾年前的台北車站對面,朋友開的一家路邊小酒吧,在晚上八、九點的時候音樂居然還可以很大聲。可惜我的手機iTunes裡也就是那幾張John Coltrane,如今才明白是屬於樂評寫書都懶得多說幾句的那種過分經典。然後有位早已忘記大名的哥們兒見我以為真是他的爵士同好,就忍不住分享他的音樂。

「好聽吧,這是Thelonious Monk。」他說。當時我沒太聽清,可能有些醉了,或因為太不熟悉爵士樂。而今日連聽十個小時《The Complete Riverside Recordings》(這在過去得有多少張唱片啊)直到現在,那隱約困擾我許久的問題終於解開,那晚讓我忽然興奮起來的音樂確實就是Thelonious Monk的四重奏,樂手間平衡的表現至少到目前,我還沒聽見有另一例可與之相比。低頻飽滿的錄音,不是現場卻散發著濃重的暖意,我幾乎已能捕捉住屬於Monk樂隊獨有的氣息。

想想也算是種奇異的跳躍,四十好幾才開始認真、有系統地聽爵士,那些當年多半才三十多歲正當壯年的樂手,半個世紀前的激情和現場演出。

我是從村上春樹在書中刻意略過不提的John Coltrane出發的。從《Love Supreme》(1965年)往前,聽他如何一步步經歷Dizzy、Miles和Monk的調教, 然後有了自己的四重奏,錄製出經典。再往後聽,就很難進入他的音樂,那些冥想和宇宙動機,和實驗性的演繹。直到他1967年去世,正巧搖滾樂的黃金時代來臨。

那年不知何種機緣買了這張黑膠,在搖滾電音之間放來聽聽,會莫名的high。多年後認真一看,唱片內頁Coltrane虔誠地寫下他宗教性的愛。

結論是,二戰前的Big Band太庸俗不想聽,因此只聽Duke的獨奏很棒,或是他和某人的合作,如Coltrane或Louis Amstrong。30年代以前的可以針對性地聽,除Louis Amstrong之外,像是Billy Holiday或Coleman Hawkins,但沒法沈溺於那樣的氣氛太久。40年代從Bebop開始有意思,Charlie Parker、Dizzy Gillespie、Mile Davis或可說是革命三傑,只要有他們加入都是好聽的爵士樂。而Charlie Parker有些太任性,雖說是薩克斯風神技,但連續聽多了容易疲憊,須適當服用。

這張對我而言標示著爵士樂開始有意思了,不再是單純的big band派對Swing,或是錄音糟糕的經典藍調。

Bill Evans或Charles Mingus之類的大咖就不多說了,關鍵是,從Bebop出現的二戰時期直到Coltrane離世的1967年之間,太多爵士樂經典一時半刻還聽不完,可謂值得分享的新發現(如果你本來不太聽爵士樂的話)。至於其後,對我來說就是接上了Pink Floyd、Led Zepplin和其他一堆厲害的搖滾樂。若說各種Fusion Jazz從70年代起至今不斷,我個人只覺得有氣無力、不知所云,或不夠純粹。當然有時也會有Keith Jarrett這種令人驚喜的音樂人,可似乎機率並不高,有機會再來聊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