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List源码解析
Java中的LinkedList类实现了List接口和Deque接口,是一种链表类型的数据结构,支持高效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同时也实现了Deque接口,使得LinkedList类也具有队列的特性。LinkedList类的底层实现的数据结构是一个双端的链表。
LinkedList类中有一个内部私有类Node,这个类就代表双端链表的节点Node。这个类有三个属性,分别是前驱节点,本节点的值,后继结点。
源码中的实现是这样的。
注意这个节点的初始化方法,给定三个参数,分别前驱节点,本节点的值,后继结点。这个方法将在LinkedList的实现中多次调用。
下图是LinkedList内部结构的可视化,能够帮我们更好的理解LinkedList内部的结构。
image.png
双端链表由node组成,每个节点有两个reference指向前驱节点和后继结点,第一个节点的前驱节点为null,最后一个节点的后继节点为null。
LinkedList类有很多方法供我们调用。我们不会一一介绍,本文会详细介绍其中几个最核心最基本的方法,LinkedList的创建添加和删除基本都和这几个操作有关。
linkFirst() method
image.png我们发现出现了两个变量,first和last这两个变量是LinkedList的成员变量,分别指向头结点和尾节点。他们是如下定义的:
image.png
image.png
我们可以看到注释中的内容。first和last需要维持一个不变量,也就是first和last始终都要维持两种状态:
首先,如果双端链表为空的时候,两个都必须为null
如果链表不为空,那么first的前驱节点一定是null,first的item一定不为null,同理,last的后继节点一定是null,last的item一定不为null。
linkedFirst的作用就是在first节点前加一个节点,插入之后还要更新first节点为新加入的节点
首先定义一个节点f来存储当前的first,然后把插入的节点创建,这个节点前驱节点是null,后继节点是f,然后这个节点设置为同节点,然后判断,如果加入节点前,链表里没有元素,那么新加入的节点即是first又是last,否则原来头节点f的前去是newNode,然后size++
linkLast() method
和linkFirst类似,源码如下
image.png
从源码中也可以看出,addfirst和addLast这两个方法内部就是直接调用了linkFirst和LinkLast
image.png
linkBefore(E e, Node succ)
下面我们看一个linkBefore方法,从名字可以看出这个方法是在给定的节点前插入一个节点,可以说是linkFirst和linkLast方法的通用版。
image.png
add(int index, E element)
image.png
首先判断给定的index是不是合法的,然后如果index==size,就说明要插入成为最后一个节点,直接调用linklast方法,否则就调用linkBefore方法,我们知道linkBefore需要给定两个参数,一个插入节点的值,一个指定的node,所以我们又调用了Node(index)去找到index的那个node。
我们看一下Node node(int index)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找到给定index的node并返回,类似于数组的随机读取,但由于这里是链表,所以要进行查找
image.png
我们看到node的实现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直接就线性从头查找,而是折半查找,有一个小优化,先判断index在前半段还是后半段,如果在前半段就从头开始找,如果在后半段就从后开始找,这样最坏情况也只要找一半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