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成长励志散文

成长回忆录之《牧鸟情》

2019-05-15  本文已影响0人  乌蒙守望者

        说到童年,自然要回到二十年以前,那时的村庄,屋舍俨然,树林茂密,秧亩田,大豌田,中沟,大沙沟,大梨园,一队梨园……这些地点埋藏了太多童年的梦,见证了二十多年的岁月变迁……

        牧鸟,是个多么神奇的话题,儿时的玩样,对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奇虫怪鸟,那是一个痴迷,是纯粹的探索自然奥秘,感受童年趣事,简言之,就是对村里村外,檐下林间各色小鸟的喜爱,那种喜欢是如今的小孩无法想象的,约个三五成群的小伙伴,自放学到天黑这段时间,自然也成了爸妈最鬼火的时刻,说好的放学回家放牛割草,经常成了空话,因为傍晚鸟儿归巢,是寻觅各类鸟儿藏身之地的最佳时间,我们有种高超的鸟类筑巢辨别能力,如果,一棵树长的枯枝败叶,我们是不会去探个究竟的:而遇见密林葱葱,必然要仔细检查,以便发现个把鸟窝,很幸运真的找到一个小巢,小伙伴中间必然有一个具备相当厉害的攀爬能力,嗖的一下,像一阵风,就爬到了树上,美其名曰:树猴子……

        当然,发现鸟巢,需要运气以及耐心,但是落空的几率会更大,上树一看,是空窝,有三种可能,第一,鸟儿一家还未归巢,第二,幼鸟长大,全家出走,第三,鸟巢被扰,一家搬离,另建新居……遇到第一种情况,我们会很专业的判断,是否在附近安等,如果鸟窝新鲜,巢附近便便很多,肯定是有鸟儿居住的,我们几小个会悄悄藏匿于附近隐蔽处,静观其变,如果鸟窝破败,便便稀少就选择离开,大多都会是空巢,如果巢内有蛋壳,便便密集,我们也会有种错过良机的悔恨,因为鸟儿长大,已经离开巢穴去了,对于鸟儿另起炉灶的情况,就是一个更加专业的判断标准了,一般当路的鸟窝,容易出现这种情形,因为经常被路人打搅,或者被玩家多次发现,鸟儿会选择举家搬迁,异地落户……

        说到收获,当然要属一发现鸟窝,就有几枚热乎的蛋,我们会很人道的悄悄离开,只待十天半月后,鸟儿孵化,再次光顾,最兴奋的要属,上树一看三五个幼鸟,嗷嗷待哺,如果黄甲已褪,就赶紧连鸟带巢一锅端,虽然我们几小个都乐坏了,经常性的有鸟儿爸妈在附近高声鸣叫,撕心裂肺,儿时的我们却不被这种鸟类骨肉分离的哀鸣所打动,此时想想,真的太天真无知了………

        自这以后,我们的探巢行动会暂告一个段落,开始了人工抚养幼鸟的有趣环节,我们会用家里的铁丝自制一个鸟笼,或者纸箱,或者模板,力建新居,以图鸟儿欢心,爸妈经常会被我们的牧鸟情节所激怒,因为我们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鸟人,自此床边,屋内会出现各种与鸟类有关的东西,到处乱爬的雀鳝(蚯蚓),家里最好吃的东西,也会被偷偷拿来给小家伙们享受,说到鸟儿抚养,当属饵料选择和获取了,多以潮湿之地用棍子,锄头翻土,以便找到鸟儿最美味的佳肴——蚯蚓,然后用铅笔刀把它切成小块,用小木签喂食鸟儿,真的是亲力亲为,引以为豪……

        这段人鸟情未了的趣事,一直持续了大概到小学毕业,此时回想,儿时的牧鸟故事,二十多年后回忆起来,真的自觉好笑,把童趣建立在小鸟一家骨肉分离的痛苦之上,的确不该,为曾经我亲自养大并放归天然的鸟儿们问个好,鸟兄安好?你们都成家立业,子又有子,孙又生孙了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