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推荐极限挑战《绝命海拔》

2019-01-07  本文已影响0人  2018年的瑞秋

这个周已经39周+了,孕妈妈已经全职待产不工作了,所以也偷懒不工作,看看电影,抓紧最后几天,做好吃懒做天天睡大觉的妈妈。一直被告诉等宝宝出生后,这种舒适的日子就结束了…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部老片,但是是自己喜欢的类似于纪录片的电影《绝命海拔》。

影片推荐极限挑战《绝命海拔》

年轻时候自己很喜欢户外运动,所以对于这个题材非常感兴趣,虽然自己根本还是处于户外小白的阶段,只是偶尔露营一下啊,徒步一下啊,骑行一下啊…

这部电影讲得是由罗布·霍尔和史考特·费雪带队,两人都是世界著名登山家,其中史考特·费雪是第五次攀登珠穆兰玛峰。不幸的是他们在登山过程中遭遇了特大风暴,在这场灾难中,8位登山者不幸丧生。最令人惋惜的是这两位两位著名的登山家,领队在这次灾难中同时丧生。

影片推荐极限挑战《绝命海拔》

罗布是AC“冒险顾问”的领队,史考特则是MM”疯狂山脉”的领队。两个商业登山队之间即是相互合作支持的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

影片推荐极限挑战《绝命海拔》

95年左右是珠峰商业登山产业刚兴起的阶段,AC和MM是起步较早名气较大的两家公司,那段时间都在想方设法提高自己媒体曝光和知名度。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的作者乔恩•克拉考尔本来是被他所在的杂志社安排跟MM队随队采访,但在临行前,AC队提供了一个更优惠的方案给杂志社,用广告换免克拉库尔的登山费用,杂志社从节省费用考虑就改让他跟着AC登山了。

95年AC没有能够将任何一位客人成功送至登顶,96年又有随队记者,领队的登顶压力可想而知。

而MM队里也有一位随行网络记者Pittman,也许这也是Pittman全程受到一位夏尔巴向导一对一拖拽登顶照顾的原因。

这样的竞争关系造成的心理压力,到后来在高海拔的影响下和各种其他因素演变成了两位领队都做出非理性偏离原则的致命决定。

进入8000米以上的海拔,是死亡地带。

在海拔8848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如果没有吸氧,没人能在这个区域停留超过48小时。

由于空气稀薄而导致的最常见问题——高原肺水肿甚至并不是珠穆朗玛峰攀登者的第一大死因,极度缺氧导致体力不支、寒冷失温、脑水肿、精神错乱,以及迷路、失足跌落,还有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冰崩……都排在肺水肿的前面。

并且,大多数人死在成功登顶后下撤的途中,践行心愿的狂喜与葬身他乡的悲剧交织在一起。

死亡原因有一百万种,活下来的方式却只有一个:在氧气耗尽之前及时离开。对于攀登者而言它也许是精神的家园,但对于肉体而言却是无法久留之地。

造成山难的原因不仅只是下山途中致命的风雪暴,不能忽视的是很多关于人的、无数细节的堆积而成的辅因。

任何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铺垫都有可能是促使5月10日那天从尼泊尔境内珠峰南坡冲顶3支登山队中5人死亡的原因之一。

3支登山队分别为Adventure Consultants (AC队),Mountain Madness(MM队)和台湾队,其中AC队死亡4人,MM队死亡1人。

正是因为人多,才间接造成了更多人的死亡。

由于通常珠峰顶下午就会挂起风雪,各队伍的登顶窗口是相对集中的——

惯例是半夜从4号营地出发,下午2点之前不管是否登顶必须回撤。

AC的领队罗布·霍尔Rob Hall试图协调几只队伍分散在不同日期登顶,但遭到拒绝。

而由于种种无法追溯的原因在近8000米的南坳的绳索没有提前固定好,导致一堆登山者在南山口和另一个瓶颈8800米的希拉里台阶造成了拥堵。

在8000米以上的海拔,每多呆一分钟就意味着体温降低,消耗氧气,丧失神智,后来发生的很多在旁人眼里的愚蠢和无法理解的举动和决定,都需要考虑到极高海拔导致神智急剧下降的因素。

影片推荐极限挑战《绝命海拔》

但同时,人多也是后来积极救援的力量,好几只登山队已经陆续进行到2—4号营地,准备在后面几天登顶。在得知发生山难后,很多人例如来拍电影的IMAX队(其拍摄的IMAX纪录片已在1998年发行),都积极参加到救援中,避免了更多的伤亡。

这部电影根据真实事件,当事人的陈述,现场的历史记录,最大程度的还原当时的场景。上映后产生了很多方面的正反两面的评论,特别是对于在登顶中途是否应该以登顶为首要还是救人为首的争论?以及两个领队是否因为各自有了媒体加入而做出了一些非理性决策?

看完以后我自己也是久久不能平静,查找了很多背景资料。很多人无法理解极限户外运动者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征服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那种心情,其实每一次出行,他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两位攀登珠峰的史诗级人物说过同样的话,来解释为何要冒着死亡的风险登上珠穆朗玛峰,英国登山家George Mallory(1886.6.18-1924.6.8~9)和新西兰登山家Edmund Hillary(1919.7.20~2008.1.11)。

也许登山者们的理由都一样。Mallory说,Because it‘s there。他1924年与一位朋友一起向珠峰顶峰攀登,再也没有回来,他的遗体1999年才被发现,死因是跌落摔伤了头部。

Hillary也有同样的理由,The mountain is there. 1953年,他与向导Tenzing Norgay一起登上了珠峰顶峰并拍下照片,成为第一个被记录登顶的登山家。他所修凿的台阶,被命名为希拉里台阶,成为通往顶峰最后的一道险关。

影片推荐极限挑战《绝命海拔》 影片推荐极限挑战《绝命海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