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酒,故事和远方酒腻子诗与酒

古来圣贤皆寂寞,酒到酣时灵感多

2019-03-05  本文已影响1人  00411d4c5d90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

酒和艺术创作有着不解之缘

古代文人八大雅事

乃“琴棋书画诗酒花茶”

酒不仅是重要的一种

还能作为灵感的触媒介

与其余几种融汇贯通

雅士们将酒与创作结合

找到释放才华的最佳状态

那酒与创作如何碰撞出火花?

下面听我细细道来~

在书法创作中

酒的作用不容小觑

书法家饮一壶好酒

灵感随醉意共上心头

笔走龙蛇间忘掉世俗杂念

只专注于笔下的功夫

这恰恰是书法创作的佳境

有人可能会疑问

喝醉了还能拿稳笔吗

著名书法家的经验告诉我们

喝醉和写出佳作并不冲突

唐代“颠张醉素”就是最好的例子

“草圣”张旭醉后呼叫狂走

甚至用头发蘸墨作书

“醉素”的怀素和尚也不逊色

酒兴一起 任意挥写

甚至不分墙壁衣物器皿

他们醉后挥洒自如

创作出令人惊艳的作品

就连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也是在流觞曲水的酒令后诞生

酒能于笔墨间挥洒

与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酒能作为素材入画

也能作为画家灵感的源泉

就连“画圣”吴道子

创作时也离不开酒

《历代名画记》中说他

“每欲挥毫 必须酣饮”

唐明皇命他画嘉陵江

三百里山水的风景

他能一日完成

思维如此活跃 运笔如此高效

靠的就是酒后的灵感迸发

又比如晚唐著名画家王洽

他每次想画画的时候

就要先喝得微醺

将墨泼洒在绢素之上

随或浓或淡的墨色

和晕染出的自然形状

绘出变化万千的泼墨山水

无诗酒不雅 无酒诗不神

酒与古诗词的渊源数不胜数

酒不仅是诗人的灵感来源

更是频繁地出现在诗词中

写优愁的场景离不开酒

“举杯消愁愁更愁”

写喜乐的氛围也要添酒

“春风送暖入屠苏”

仿佛作诗不配酒

都不好意思在文人圈里混

而将酒与诗结合的最完美的

首推“诗仙”李白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的名句充分展现

酒对于他的重要性

诗人余光中在《寻李白》里说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月光

余下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 就成半个盛唐”

这也能看出李白的一生

是跟诗酒不分的一生

古代诗歌不分家

酒和音乐也紧密相连

它们皆是“礼”的重要内容

宴请宾客要奏乐

欣赏美妙的音乐之时

肯定少不了美酒

酒是赏乐的最佳伴侣

也能够帮助古人

在音乐中创作抒发思绪

古琴曲《酒狂》的作者阮籍

就是将酒贯穿其中

发泄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

又如古琴曲《醉渔唱晚》

描摹的是渔者豪放不羁的醉态

旋律间可感受到作者

忘情山水和纵情美酒的情感

酒从来不止是让人喝醉

它浸润过的艺术更让人陶醉

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

雅兴伴酒意而生

创意随酒韵而成

因此宋瓷建议

当你灵感枯竭时

不妨来一杯国字宋河

产自老子故里

深谙道家美学

遵北斗七艺酿制

秉承匠心品质 文化底蕴深厚

是适合创作时喝的好酒

喝国字宋河 饮一种心境

喝国字宋河 品一种韵味

喝国字宋河 获一份灵感

喝国字宋河 做高雅的酒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