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出真知——读《笔记思考术》一点感悟

2020-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心心向隆

【摘录】

“一般网络文章可能会直接给你一个所谓的磨豆刻度,但每一台磨豆机器都是不同的,每一款豆子也是不同的,到底什么刻度好,有时候差距很大,所以更重要的是自己用舌头去尝,如果这次觉得太多,或许刻度要粗一点。如果觉得太淡,那就要细一点,其实真的没有标准,最好就是不断调整,而不是硬要遵守一个刻度。”

【来源】微信读书-笔记思考术

【背景】作者去了花莲的一家咖啡吧喝咖啡,发现咖啡师磨的咖啡豆很粗,但是口感完全符合他的口味,他也做过手冲咖啡,就很好奇,咖啡师就告诉他上述这段话。

【感悟】

我做蛋糕时也有这样的体会,按照网络上给出的方子,要放多少糖,多少面粉,多少酵母等,烤箱温度多少烤多久,按照他的步骤一步一步来。

有时候出来的蛋糕,我觉得甜了,有时候焦了,没那么松软等等。

那么是网上给出的方子错了吗?也不是,那是制作者亲自做过得出的经验,但是由于面粉的质地不同,个人的口感差异、烤箱的功率差异、烤盘在烤箱摆放的位置、不同牌子的酵母、发酵时的室内温度、面粉的打发时间,都有可能影响到口感。

所以不需要严格按照蛋糕配方的标准去做,做好了可能是外部条件差异不大,蒙对了,大多数情况出来的还是跟网上的不太相符。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舌头去品尝,觉得不够香,可以把里面的植物油用黄油代替,太甜了就少放点糖等等,去不断调整,直至做出自己理想中的蛋糕,而不是刻意遵守一个蛋糕配方死死不放。

这就像平常我们从书中、网络上、课堂上,跟别人学习了很多经验,有时候我们觉得别人的东西有用,有时候我们觉得别人的东西没有用,但真相是别人的东西可以简单地分为有用无用吗?或许关键不在他人,而是在我们有没有正确地跟他人学习东西。如果我只是照搬他人的做法,就想达到跟他人一样的结果,那有用是蒙到的,无用其实是必然。

我们应该学的是这个经验背后的逻辑、方法,而非只是照着这个经验的结果做。

我们学学咖啡师,去观察他人经验里的原理、想法、方法,然后也去实践,并观察自己实践后的效果,调整经验,不断在调整中学习,那么相信会更容易学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