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mate
——Frida的诗
迭戈 创始/迭戈 建设者/迭戈 我的孩子/迭戈 我的男友/迭戈 画家/迭戈 我的情人/迭戈 ‘我的丈夫’/迭戈 我的朋友/迭戈 我的母亲/迭戈 我的父亲/迭戈 我的儿子/迭戈 我/迭戈 宇宙/单一中的多重。”
这是墨西哥画家Frida写给爱人Diego的诗。这场爱情和婚姻,跨越了国籍、年龄、身体残缺,甚至寻常道德,传奇于艺术、信仰和灵魂的忠贞。
中国的时代变迁至当代,爱情和婚姻的关键词仿佛在不断地变化。我们的爷爷奶奶那辈人,对于爱情的追求,除了电影和文字,我们再无从考证了。那个年代里,生存和大革命背景下,把人性挤压到最基本的底线,或者说把人类需求打压到最基本底线。为了生存、为了像个人样的生存,他的爱情关键词是,“政治面貌”、“家庭成分”、“养儿育女”,仿佛无它。过分的精神追求,在他们那代的青春和婚姻里,都是不被提倡甚至允许的。被禁锢思想的那辈人,婚姻却是最稳固的,甚至不曾见过面,但踏入婚姻就是一辈子了,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儿女后辈,一地鸡毛。
到了父母那一辈,开始发生自由恋爱,真的自由吗?好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他们依然被束缚和禁锢着,爱情和婚姻的关键词变了,“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后来的时代变革里,使人至中年的他们,开始迷失在“钱”里面。我的父母吵了半辈子,最极端的时候都在很多国有企业消失,他们重新被投放入社会的那些年。社会定位、商品大潮、时代变革使他们迷失了方向,更波及了爱情和婚姻。没有安逸的一眼望到底的生活,有的能人突然赚到很多钱,更多的人无助彷徨。有的人放纵、有的人沉沦。多数的夫妻把对生活的压力变成了相互的指责和抱怨,婚姻不稳固、散了,或者凑合了过来。
到了我们这一辈,多元的成长环境,使得大家对爱情对婚姻的追求产生了巨大的分歧。“面包”和“爱情”,大家追求和谐统一,又在矛盾对立中疑惑。我们早熟?还是晚熟?很多人在踏入婚姻后,开始思索“灵魂”的追求。很多人在说“soulmate”,什么是“soulmate”?人可以有一万次心动,都以为是爱情。也可以有一万次相谈甚欢,以为是“soulmate”。我们也许还没到想明白的年纪,也许有人一辈子也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婚姻变的随性,大家活得太当下,活得太自由,活得思考的太少做的太多。那些散了的,重组的家庭,真的寻到了追求的“爱情”、“灵魂”和想要的生活的样子吗?
看了三次《Frida》,第三次最感动。为何感动?引用电影的一段话“我不相信婚姻,我认为最坏的情况,婚姻是一种敌对的政治表现。婚姻是彼此深爱的两个人,对婚姻的美丽幻想,却根本没意识到,他们就要开始那种相互折磨的苦日子,当两个人都知道这个,正视彼此,还是义无反顾的结婚,我觉得是勇敢的、激进的,以及无比浪漫的。”传奇的Frida和Diego,未必诠释了“爱情”,但我认为极致诠释了“soulmate”。相同的热爱、互相懂得的天分、相似的生活态度、共同的理想和信仰,还有相互崇拜、欣赏和纯粹的两颗人格。
可能鲜有人敢于拥有这样的爱情,我们的血管里流着爷爷奶奶辈传统的血液,我们的脑子里继承着父亲母亲辈屈从的思想,我们的灵魂里又焦躁不安的跳跃着追求自由盛宴的妄念,我们是不够极致纯粹的又渴望极致纯粹的一代人。那么“soulmate”对于你我都只是理想。
你知道,其实不全数,在每个时代里,都有少数人,可以活得纯粹,不畏肉体的苦难、不惧生活的折磨,只为灵魂的极致。这些人,也许比较容易寻到这世上影子或神一样的自己,也许看起来贫瘠,但思想富有的过完一生,with the soulm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