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不能承受之重——《情人1942》读后
上火车的时候,寻找一本可以打发时间的读物,在北京车站的微型书店里发现了这本《情人1942》。26万字的小说,我是用不到6个小时读完的。不是读得快,是欲罢不能。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比较迟钝,另一种人比较敏感。迟钝的人逆来顺受,任劳任怨,不那么在意世界的变化,只要还有一丝丝可以喘息的空间,他们的生活就可以继续下去。但对于敏感的人,他们虽然感受到的欢乐比常人多,但内心经受的痛苦也超出常人。战争来临的时候,无论精神上的压力,还是心灵的苦闷,都远远超过那些迟钝的人。因此可以说,他们既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也是战争罪行最有力的证人。《情人1942》中的特露迪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许多人看来,特露迪有些古怪,但仔细观察我发现,她的身上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这就是为什么我那么喜欢她的原因。作者不止一次写她的性感,写她对生活的态度,写她和威尔的缠绵:住在国泰大剧院一位英国剧作家住过的老套房里,在屋顶的平台上举办奢华的酒会;每次洗澡都是一次神奇的典礼,洗完澡之后的她“浑身渗透着润肤油的香味,就像春天山谷的气味......裹了一条桃色的丝绸长袍”;威尔和她在一起的晚上,“特露迪对威尔那么温柔,她的手,她的嘴唇,游遍了他的身体,....天花板在眼前飞快地旋转”。她“往往穿裁剪合体的外套,有时候也穿旗袍,束腰外衣配紧身裤,总是拖一双丝绸拖鞋”;什么法国运动员俱乐部、美国乡村俱乐部、德国花园俱乐部,她都是名誉会员,因为有很好的运动天赋。少女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美好的感受,让阅读过程充满了快乐,也让我进入到一个青春少女的灵魂。但随着战火的蔓延,她不得不屈从命运的安排,一步步简化自己的生活,很多时候都饿着肚子,乃至最后不得不为自己最厌恶的敌人服务!从她的痛苦中,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绝望,也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战争。
因为很小就失去母亲,特露迪有些任性,过分崇尚自由,这让身边的许多人难以理解,然而正是这种敢爱敢恨,让我感到无限的快意。当她主动“勾引”威尔的时候,当她和威尔缠绵的时候,我都觉得,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她说她热爱美国,因为“美国人觉得世界无比的大,他们不殖民,他们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像洒水一样花钱,既不需要内疚,也用不着责任感。”这些让人敬佩的同时,也酿成了最大的悲剧。这样一个敢爱敢恨的人,为了自己所爱的伴侣,战争爆发后却完全放弃了自己的自由,乃至放弃了自己选择一切的权力!这是战争的逻辑,也是人生的无奈。在战争即将蔓延到香港的最后一次聚会,乐队演奏了一首《生命中最美好的是自由》,也许正反映了对自由的向往,对战争的厌恶。
在许多人眼里,特露迪不是一个好姑娘,关于她的风流韵事很多,有传说她为了逃离一桩风流韵事离开上海,对方是一个流氓头头,迷上了她;传闻她在赌场花了太多时间,和歌女舞女交朋友;传闻她出卖一夜时间取乐,还有传闻她是个鸦片瘾君子、同性恋、激进分子。她否定了这些传闻,但不否定自己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托付终身和倾注爱情的人。我觉得,这实际上正是她追求真爱的体现。因此一旦遇到自己的意中人威尔,为了千方百计把他追到手,她表现出的行为之大胆也就不令人吃惊了。和威尔在一起,她感到心满意足,她的心中经常想到的是,两个人就这样过完一生。然而不幸,战争爆发了,威尔成了敌人的俘虏。为了营救威尔,她迫不得己和敌人周旋,也丧失了自己的纯洁。这对于别人还可以理解,但对于她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让她的性格从此彻底改变。当我们最珍爱的事物都不在的时候,人生的意义何在?这就是战争!
小说最后,这个自认为坚强的人,这个自称不害怕一切困难的特露迪,最终被战争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战争毁了她的生活,她的自由,她的爱情。最后,战争也毁灭了她的生命。我想,也许作家不想让她再这样痛苦地活下去,因为死亡对于她也许是一种真正的解放。如果人生已经丧失了生活的意义,又有什么必要活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