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等在产房前
又一次等在产房前,正翻着三年前女儿出生时写下的文字,就听到产房里面老婆的用力叫喊,随后是孩子哇哇的哭声。
三年,时间过得很快,感觉只是一眨眼。但是这样长的时间,也让很多记忆变的模糊,记不清上次是多少次阵痛,记不清是几点几分,我第一次当了爸爸。
幸亏有文字记录,才能回味当时的感觉。
以上文字被孩子打断,我也暂停了对三年前他姐姐的回忆。
现在是十个小时后继续这些文字,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对于老二,从待产到出生,都没有当初那样激动,那样揪心,似乎是因为曾经经历过,这次就像再把流程走一遍一样,羊水少——住院——挂催产素——阵痛——等待入盆——继续阵痛——进产房,生下来……且不必说老婆身体的痛苦(那种痛苦我理解并且曾恨不得代她去承受),这一系列流程就让我对孩子的出生少了一点期待,因为知道流程走完,他就会到来。
同屋的老弟还问我,怎么这么老练。是啊,经历过了,当然就不会那么担惊受怕,那么胡思乱想,那么惴惴不安。而他,正像三年前的我那样,在感受着人生第一一次当父亲前的喜悦与不安。
抱着儿子,也没感觉太多亲近,反而抱着他自称爸爸时,感觉有些别扭,因为这样的话这么长时间一来,我只对我闺女说过,现在对另外一个小孩说出来,隐隐约约有点对他姐的背叛——那原本属于她的独一无二的父爱,现在要一分为二的给他们俩了。
今天偷空回家一趟,跟着爷爷奶奶的女儿看到我特别亲近,好几天没见,一直黏着我不放,让我给她讲书,让我带他去荡秋千。
我想告诉他我要去医院照顾妈妈和弟弟,到话到嘴边又改口说“爸爸要去上班啦”——我似乎有点害怕面对她期盼的小脸,而去选择那个她并没有见过的陌生的弟弟。
在医院里,对着熟睡中的儿子,我仔细地看着他,小脸跟当年他姐姐几乎一模一样,我才慢慢感受到,我的又一个孩子在我的面前,他也是我的骨肉,而且是我家的长子长孙,比他姐姐的地位更重要一点。
不过,对他还是没有当年上心,哭了就让他哭一会,知道喂过了奶,又没有拉屎撒尿,就放心大胆的让他“哇哇”一阵:就当做锻炼肺活量了。
这跟当年的情感完全不一样,当时孩子一哭就抱起来,一闹就赶紧哄。导致了她现在成了急脾气,拗起来无法无天。
两个孩子一对比,更明白了“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养”。
在病房里,记下这些文字。应该不会再要老三,但是留下这些文字记录,也对将来的我非常有意义。
又一个分界线,讲一点其他感想。
下午一个人穿过医院去大超市买东西,回去的路上,看着下班后空荡荡的医院,突然感觉一阵凄冷萧索。
这几天不去工作,不在家住。一心就是病房里的爱人,以及后来的孩子。脱离了原来的熟悉的生活节奏,全部精力都汇聚到一处,是很久没有过的感受。
而且面对着生活了几天而依然陌生的空旷的医院,忽然想将来也许还会有这样的场景出现,那会是最亲近的人在等着我去照顾,很可能不是因为生孩子,而是更重的病,甚至是我无能为力的事情,我却还是要继续走在这个场景里,去照看他们。因为我就是依靠。
因而,我要变得更健康,更好一点,才能有机会照料他们,尽可能的照料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