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与母爱,缺一不可。家和万事兴
年幼时,母亲与父亲由于老一辈问题分开了。于是我的故事就从此开始了。
姐姐跟着母亲生活,我跟着父亲奶奶生活,虽然每日都是粗茶淡饭,但活的还是有滋有味。途中有人嘲笑,有人欺负,也有人偷偷为我掉眼泪。但我从来都没感到自己不幸福,因为奶奶护着我。
父亲,每个假期,都会带着我去母亲家小住几日。姐姐的生活与我的生活真是千差万别:姐姐可以学舞蹈,可以学跆拳道,可以学很多很多,也有很多书本,姐姐的文学水平特别高,随便一篇文章,我的老师都认为我是从作文书上抄的。
我和姐姐学过一个月的舞蹈,记得当时,我要回家了,母亲与老师在舞蹈室外交谈,依稀听到母亲与老师的谈话,大概意思是说老师看好我,可能是由于年龄小吧。总之,声音很小,不太能听清。但她的那句话,还是记忆犹新。后来,我还是与舞蹈无缘,也不敢向父亲提起,就这样搁置了起来。
我和姐姐也去过图书馆,那里好美,有好多书籍。假期,我在母亲家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那时,我不知文学是什么,总之,就是喜欢看。
我接触的第一本课外书是姐姐的《水浒传》,姐姐把这本书籍赠给了我。从此,我喜欢上了这本书。我看《水浒传》看到哪种地步呢?说废寝忘食一点都不为过,每日中午都着迷与此,父亲为此,不知揍了我多少遍。说到揍,儿时的揍,是肉碰肉的揍;年少轻狂时的揍,是棍与肉的碰撞。总之,那时,父亲是神。
有次我与姐姐吵架,人在愤怒的,祸从嘴出:你是乞丐。我重新问了一遍,姐姐说:妈妈说你是乞丐,让我让着你点,不和你计较。那次,我哭着很惨,脑子里都是几个字:我是乞丐。这也告诉我,千万别生气,要学会控制情绪,和大家和睦相处,尽量不伤人。
姐姐的一切,是天堂,我想拥有又不配或无能力拥有,这也造成我后期的自卑和不自信。记得大学,我想做学习委员,却胆怯,学长私下鼓励我,才竞选成功。在学生会时,我竞选学生会秘书处处长,当第二个人走上台时,我被对方的气质折服了,认为自己不配,就主动放弃了。当时,大家都很诧异。回想起来:是啊,没去尝试,你怎么认为,自己不配。
多年以后,母亲回来了。每当父亲打我时,母亲都会从中调和,最经典的一句话是:你打他,他知道为什么吗?答案肯定是不得而知的。我没有父亲的人生阅历,在父亲面前,我永远是那个:喝米汤没他多的孩子。
母亲回来后,姐姐已经初中毕业好几年了。我唯一感到可惜的是:姐姐没去录取她的幼师学校上学。而是回来后,母亲急忙把她嫁了出去。她不幸福,也没一技傍身,只能在满目荆棘的人生道路上,奋力向前。据说,当时母亲对姐姐失望透顶,就在亲戚的劝阻下,阻断了姐姐的求学之路。一切都是那么的仓促。
我毕业后,办了张图书卡,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一切安逸而又舒适,而姐姐还在泥泞中扑腾着……
我理解中的父爱是戒尺,是鞭策,没有规则,哪成方圆。在你飘时,那么一下,瞬间清醒;母爱是蜡烛,温柔照亮你前进的路。在你学习成长时,一把戒尺,一支蜡烛,放在桌前,时刻鼓励鞭策着你,直线前进,而不是走弯路。
两者不可或缺,感谢父亲为儿女的付出,也感谢母亲愿意接纳儿女。突然想起一首歌《酒干倘卖无》。如果说,疫情过后,我最想做什么,我想说:我想回家。
愿天下的孩子,担任好父母桥梁的伟大任务,爱父母,体谅理解父母,如暂时无法理解,当参照《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当然,父母不对的地方,可以试着去纠正;也愿天下的父母,能够互相理解包容,二人合二为一,共同面对一切困境与苦难,共同享受生活赐予我们的:酸,甜,苦,辣。爱护我们的“爱的结晶”,一同把夫妻关系最危险的三阶段踩到脚底,成为踏脚石。白头偕老,尽享人世芳华。
最后送一句:家和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