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奇小镇电影无疆界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影视产品质量报告Vol.11:黑暗的尽头是黎明还是绝望?

2016-01-13  本文已影响184人  霜寒烈日

即使沉溺于光影世界,我们也不会孤单。

恐怖惊悚类电影的任务就是使观众通过观影过程中感受到强烈的紧张感并使之最终的释放来达到一种愉悦。虽然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作者们开始利用这一长期受到广泛关注的电影类型来表达自己对人性和世界的看法,但是娱乐功能仍然一直作为最基本或许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来被观众们用作此类电影的评判标准。

说白了就是:吓到我,我才说你好。

但是正如使人发笑在变得越来越难一样,二十年前的那个连《侏罗纪公园》都能让人喊出声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经过了《德州电锯杀人狂》、《人皮客栈》等一系列血浆大片洗礼的国人对血肉横飞的场面早已见怪不怪,甚至已经开始厌烦。曾在2013年年初的几个月击败《指环王前传:霍比特人》夺得北美票房冠军的《妈妈》在中国得到的几乎是一边倒的……嘲笑。

在这种背景之下,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并在评论界和普通影迷中都保持着口碑“屹立不倒”的《黑暗侵袭》就显得尤为可贵了。

对于专业评论者来说,对恐怖片青眼相看恐怕还要追溯到《闪灵》和《魔女嘉莉》的时代,他们看重的是主题和表现手法。

从主题上看,虽然《黑暗侵袭》并没有一个整体上的思想结构(它就是一个娱乐性的电影),但是对最后结尾处一系列的峰回路转的处理加强了对女主角内心的表现,同时也确实可以看做是对人性的剖析,这一亮点在争取业界口碑的时候加分是很多的。

从表现手法上看,《黑暗侵袭》的写实主义主体风格也很符合当下潮流。从《鬼影实录》、《科洛佛档案》,到《死亡片场》、《第九区》,近几年来伪纪录片的大行其道是写实主义风潮涌动的一个显著体现。在欧美,这种风潮可以看作是对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长期以来过于注重形式效果的反叛和回归(虽然它本身际一种极具特色的形式);在国内,它恰好与主流倡导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有契合之处,因此可以利用来作为榜样。

而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电影的新意和刺激性才是最值得关注的。

世界上名头最响亮的两大恐怖片产地——日本和美国——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而显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日本电影主要受到东方诗学传统的影响,从而非常注重环境氛围的营造,尤其在恐怖片上取得较大成功,并成为了亚洲恐怖电影的一种范式。美国电影主要受到戏剧传统的影响,所以美国恐怖片的刺激效果主要来自于直接的视觉场面(主要是血腥场面)和戏剧情节所营造的威胁感,这种特点也广泛影响到整个欧洲和北美地区。

《妈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吸收了日本恐怖片营造环境气氛的手法,而给美国观众带来了新鲜感。

但是《妈妈》在国内观众中的评价要比《黑暗侵袭》低很多。因为从小看着《午夜凶铃》长大的我们,对于日本人的那些把戏实在是太熟悉了。对于美国电影,我们还是喜欢看到《电锯惊魂》、《死神来了》这样原汁原味的美式风格。

《黑暗侵袭》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作为一部英国电影,它继承了美式恐怖片的“光荣传统”,但是却不死板教条,其“反其道而行”的尝试获得了成功。

《黑暗侵袭》要讲的故事一句话就足以概括:“进洞了,困住了,人死了。”电影的结构也呈现出界限分明的三个阶段,再考虑到整体的写实风格——这样的电影听起来票房为零也不奇怪。

但事实是有相当多的观众认为它足以配得上“全片无尿点”这样的评价。原因之一是导演一改以往恐怖片“开门见鬼”的老套路,影片的前半段用探险片的模式把观众引入了另一种观影期待(老实说这对冲着近年最佳恐怖片名头去的人来说也是一种煎熬,100分钟的电影看了50分钟仍然完全不知道威胁在哪里,完全不知道这尼玛有什么恐怖可言),然后突然之间所有人都陷入了地狱般的绝境——你想到了什么?没错,《杀出个黎明》。反正这是我的第一反应,而且《黑暗侵袭》过渡得更自然,结构也更齐整。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神一样的结尾。娱乐片的大团圆结局几乎已成“通病”,《黑暗侵袭》的不团圆虽然也称不上什么新意,但是也表现了一种胆识。更重要的是,由于观众对结尾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而引发了众多的讨论,难能可贵的是影片也留下了讨论的余地,从而使原本就是用来进行升华的结尾显得更加意味深长。多说一句,女主角最后谜一般的笑容真的令人过目难忘。

在刺激性方面,无论是环环紧扣处处有险的探险部分,还是平实直露的血腥肉搏,都从各自的模式中汲取了足够多的养料,成功达到了掌控情绪的效果。

总体说来,《黑暗侵袭》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中等偏上的水准,在此基础上,结尾部分的亮点给了观众记住它的理由。这样,它能够获得如此的成功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