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只蜘蛛

2024-08-18  本文已影响0人  跑步走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外孙的歌谣——有一只蜘蛛

编辑于 2011年10月7 日

“有一只蜘蛛,织网多辛苦,雨打了风吹,破了就再补。当太阳出来,风雨不在飘摇,勤劳的蜘蛛一切又重来。"后面还有英语,我就记不下来了。在孩子朗诵的时候,还有动作,是他要在教师节上表演的节目。我当时听的时候,因为孩子的老师有口音,再加上孩子朗诵的过快,咬字不清,以及口吃等等原因,我有好长的时间也没闹清楚,他朗诵的是些什么。

那天女儿来了一句一句的讲给了我们听,总算是闹明白了。原来这首儿歌在网上很快就能搜到。还有照片。                 

后来有搜到了这样的一篇文章,终于找到了这首歌谣的出处。  姚瑶:童谣安慰震后心灵 ,27岁的姚瑶是北京第50中学的心理老师,是一个热情洋溢,充满激情的女孩子。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她冒着余震,第一时间赶到震中彭州。在废墟上,为无家可归的孩子们搭建起了心灵的家园。 作为一名中学心理老师,姚瑶深知,如果幸存者的心理健康得不到及时关注,会留下终生的心理阴影,甚至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结束自己的生命。专家就曾经预计,四川心理受灾者将超过50万人,他们需要及时的心理援助。姚瑶那时可谓心急如焚,四处找寻前方心理援助的消息。 

直到地震发生7天后,有组织在招募心理援助志愿者,姚瑶马上报了名,成为团中央青少年心理援助志愿服务团的第一批团员,同时也是北京市首批赴灾区参与心理救援的教师。5月26日,这一行12人飞往余震频发的四川。 

就在临行前,志愿者们忽然听到一阵幼稚的童音响起,循声望去是一位老师的手机铃声,那是她两岁女儿唱的童谣。“有一只蜘蛛织网真辛苦,雨打又风吹破了又再补,当太阳出来风雨不再摇摆,勤勉的蜘蛛一切从头来。”小女孩稚嫩的声音传达了一种精神,风雨飘摇中,织网的小蜘蛛勇敢而顽强,在废墟上重建家园,也许正需要这种精神的激励。

于是,大家决定把这首童谣带到灾区,他们相信,这是带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在整个心理援助过程中,姚瑶都刻意提醒自己,不能主动提出“地震”和相关的词汇,以免孩子们被揭开伤疤。她通过讲故事、画图画来观察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在每一次辅导活动的最后,志愿者都不忘唱起那首《小蜘蛛》:“有一只蜘蛛,织网真辛苦,雨打又风吹,破了又再补,当太阳出来,风雨不再摇摆,勤勉的蜘蛛一切从头来。”当孩子们手舞足蹈、充满自信地一次次学唱时,在场的大人们都被感动了。大家知道,当大地不再摇摆,生活还要延续,只有顽强如勤勉织网的蜘蛛,才能重建幸福家园。 

在一次心理辅导中,有个小男孩在他的作文里写到:“我希望地震是场梦,永远都不要真的发生,因为地震后再也没有快乐了。”男孩充盈着泪水的双眼里写满惶恐无助。这个男孩是个典型的地震创伤者,需要特别给予关注。姚瑶带着小男孩在学校旁的空场上席地而坐,等待着他能敞开心扉。小心翼翼地交流了很长时间,姚瑶才赢得了孩子的信任。小男孩说,他喜欢以前的家,他喜欢门前的小河,喜欢小河里面的鱼,可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房子毁了,小河干了,鱼也死光了,他们全家都要背井离乡搬到很远的地方去了,说着他全身紧紧地蜷缩成一团,抖动着哭起来。 

这时候,队友突然走过来,让姚瑶换个地方谈话,以便远离墙壁和电线杆。姚瑶心里一惊,难道会发生强烈余震吗?可是她已经触碰到孩子心底深处的“创伤”。心理辅导就像是在给心灵的创伤消毒敷药包扎,辅导草草结束,等于把孩子的伤疤揭开后,再马马虎虎地处理,这样的“伤口”是会“感染化脓”的。于是姚瑶狠狠心,没有动地方,而是耐心听男孩讲完,然后平静地拿起笔,带着他想象新家的模样:小溪和小鱼、房前有花,房后有树,天空还挂着一道彩虹……男孩的眼里竟然有了光,嘴角竟然有了笑。最后,他在画的下方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瑶瑶姐姐的弟弟”。这出人意料的落款深深地感动了姚瑶!她突然感觉到人性中那种伟大的震撼力量,绝不输于地震。她后来说,这短短的几个字即便让她用生命去换取,她都觉得值得! 

当二人回到驻地时才发现,全体学生都在教室前列队集合,学校已接到通知,未来几小时内将发生7级以上余震。那天晚上帐篷外突然传来狗叫声,那只狗就守在体育馆门口向里面叫。这回姚瑶是真的害怕了,紧张得一夜未眠。最终,七级余震并未如期而至。直到现在,姚瑶都很庆幸当时没有因为对余震的恐惧而放弃了对那个男孩的辅导,而“瑶瑶姐姐的弟弟”这几个字也成为灾区孩子回馈志愿者们最好的礼物。一周后当大家抵京时,四川再次发生6级强烈余震,而震中就是志愿者们的大本营所在地——彭州。  在彭州工作的6天中,姚瑶几乎最大限度地放弃了休息时间,先后为上百名小学生做了心理辅导。她和同伴们创造的绘画、讲故事、集体游戏等团体心理干预的形式,成为汶川儿童心理援助的有效方法,为灾后的心理援助工作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灾难已经过去,伤痛渐渐平复。姚瑶曾经帮助的那个小男孩跟着父母离开了废墟中的家乡,勇敢地去迎接新生活。

临走的时候,他没有哭,而是告诉小伙伴,他还会回来的,跟着大家一起在新校园里上课。 

几个月后的一天,姚瑶参加汶川心理援助者经验分享会。会上, 有位志愿者说,她想给大家唱一首歌,这是她跟灾区的小朋友们学的。说着她动情地唱起来:“有一只蜘蛛织网真辛苦,雨打又风吹破了又再补……” 竟然是《小蜘蛛》!  在北京这片祥安宁的土地上,重新听到这首童谣,姚瑶坐在角落中,久久沉浸在兴奋和喜悦里。旋律简单、意味深长也许是歌曲流行的原因,但她知道,灾区孩子们能够一直传唱它,一定还有其他的原因。那是因为这首歌正是灾区人民面对灾难,永存希望,顽强抗争的真实写照。姚瑶说,今后,无论她的生活是多么的精彩或者平庸,这次心理援助经历都会成为难忘的记忆。因为它是一次思想的洗礼。    ——

原来这首歌谣还有这么不平凡的一段经历,老朽真的是孤陋寡闻了。也许就是因为这首歌谣的出身不同凡响,才使人们感到亲近,柔情,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灵震颤,谢谢我的外孙,也谢谢网络,更谢谢姚遥老师的那种无私的爱,使我现在还能感到那种温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