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在路上城 事

初遇朗德

2017-07-15  本文已影响273人  心迪董
客房门口的景色

第一次想去黔东南还是12年前,那时还是单身小姑娘一枚。在计划十一旅行时,本打算去黔东南,后和好友转去走了稻城亚丁。之后12年竟然都未曾来过这里,直到今年看到苗寨的亲子游学,才又唤起内心的记忆。于是报名了贝格尔游学号的苗贵风情游学。

吸引我的是当地的苗族文化,希望带着六六去感受少数民族的文化。而吸引六六的则是可以跟好朋友一起参加。还未出发,已经开始兴奋,比跟我单独旅行要兴奋多了。

顺利抵达贵阳,走出飞机就感觉到了贵阳的“爽”,加上北京这几天是蒸笼一样,来到这平均20几度的天气,真是太舒服了。走到太阳下还有一些晒,一到阴凉处立马就凉快下来。不是越往南应该越热吗,为什么这里比北京凉快那么多?此次选择贵州真是选对了。

出机场到朗德还有将近三小时车程,在山间穿行,湛蓝的天空,翠绿的山脉,和不停变换造型的白云,让赶路也变得很惬意。

初遇朗德 初遇朗德

在北京住久了,总是会对这样的蓝天大惊小怪。

抵达朗德前,“领航员”山石告诉我们如何应对进寨的12道拦路酒,提醒我们千万不要接过阿姐的手中的酒碗或者牛角,因为苗族的风俗如果接过碗就要都喝光,而一个牛角可以装一斤半的酒,除非你很能喝。

到了寨子口,被树上玩耍的几个小女孩儿吸引,她们都穿着简单的民族服装,黑色上衣配黑色裙子。看料子有些热,她们已经习惯了。看她们自在的躺在树上很是惬意。盛装的女人们在进寨的路两旁端好酒等着,男人们全部着黑色长衫站在寨子上面。有几位年纪大一点的阿公在村口吹芦笙,胡子都已经花白,还是兴致很高。所以迎宾的拦路酒是一个全村人都参与的活动。

刚开始我还礼貌的喝了几口,后来发现不能再喝了,阿姐们太热情,真心往你嘴里倒啊。我这酒量还是不要挑战了。

酒已备好 自酿的酒:20多度 穿便服的苗家女孩儿 吹竹笙的老人 全村齐上阵

后来听我们的“船长”介绍,村子里参加拦路酒欢迎仪式和歌舞表演的村民都是挣工分的。7岁以上的小孩儿就可以挣工分了。这对于他们是工作又好像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村里的景点门票收入每一家都有分到。想起来有些像小时后生产队的方式。但是,村民家销售纪念品或者住宿用餐的收入就是自己家所有了。

喝完酒,来看歌舞表演。远远就听到苗族女子服饰上的银饰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当她们翩然起舞,身上的绣品纷纷如花朵赞开!在这蓝天白云下,闪亮的银饰、绚丽的裙摆和女人绯红的脸颊,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那一刻的感觉就是民族的就是最美的!因为她承载着苗族人的智慧和文化!

初遇朗德 初遇朗德

男人们的芦笙分成青年组和老年组。老人们的芦笙更长,声音低回婉转,似乎在诉说苗家的故事。青年们吹的更灵活欢快,透着年轻人的活力!看到他们,就看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芦笙老年组 芦笙青年组

来到我们的住处:老支书家里。老支书已经80多岁了,做了40多年的支书,他从85年开始就带领村民做寨子的旅游项目,同时也坚持要保持苗寨的传统。才使得这里虽然是开发最早的苗寨,却一直很好的保持着苗家人的特色,没有因为旅游开发而变味。可以算是寨子的功臣了。

晚上,支书的儿媳杨大姐摆上长桌为我们接风。还没开饭,就已经闻到了酸汤鱼的味道。小菜都是当地的蔬菜,每一道的味道都很好!

初遇朗德 初遇朗德 初遇朗德

吃过饭,夕阳下的寨子镀上一层金色,同一个角度,又展现出不一样的美。

初遇朗德 初遇朗德 初遇朗德

我们来到水边,玩儿起儿时就最喜欢的打水漂。想起小时候的童年就是这样子的,夏日黄昏和妈妈、邻居、姐姐妹妹们到河边玩儿到太阳下了山。现在回想起来还能想到当时快乐的画面,孩子在自然中自由舒展!希望我们的孩子童年也能多一些这样的记忆!

初遇朗德

此刻,我一个人躺在客房里,窗外星光为伴。六六抛下我去和好朋友住了,临走还问我:“妈妈,你会不会很孤单啊?”

孤单怎么办呢?写字儿吧。记录下第一天的朗德印象,期待后面几天与她更多的亲密接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