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过报纸的孩子
大家别笑,这是真实的。
上星期的课我想教孩子们如何写新闻稿。如果单纯的说教怕孩子觉的枯燥,也担心孩子对报纸的认识不够,所以从家里带了一大摞的报纸到学校。最好的教学是让他们真实的去接触、感受和思考。
一开始我就问大家一个问题,我问孩子们是不是喜欢看报纸?寥寥几个人举起了手。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我没见过报纸”。我当时问了其他同学。竟然有七个孩子说从没看到过报纸。要知道一共就40几个同学。当时我真的是被惊到了。
我把报纸发下去的时候,有个孩子还问我:“老师,这报纸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的?”差点把我问傻掉,这说明孩子对事物缺少了认知和探索,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漫上心头。还有个学生说:“我们都是看手机小说的,不看报纸”。报纸曾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然新媒体的介入让这些传统的媒体日渐式微。但是当我听到报纸都不会看,不曾看过,当时那个心情还真是五味陈杂。
第一堂课,我就让他们看报纸,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有趣的内容摘录下,并且要总结新闻稿跟我们原来的作文有什么的不同。当然一堂课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只能让孩子对报纸和新闻稿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但是有的孩子总结的也比较好,比如“标题很长、重要的内容在标题上、主题五花八门……”
接下来我教他们如何写一篇新闻稿。后来看了一下。出来的“新闻稿”虽然有些不尽人意,但我觉得这种尝试也挺好的。这堂课让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孩子对待报纸的这种态度了。下课的时候很多孩子跑过来跟我说要把报纸带回家。我答应了!还有个孩子衣服前面有点鼓鼓的,有点怯怯的走到我面前,我想他大概把报纸藏在里面了,他问我:“老师,你能把报纸给我吗”!我的回答是“当然可以”。然后他有点不好意思的拉开了拉链,衣服里赫然露出了一叠报纸,大概十几张吧!他问我这么多是否可以?我说大家分享完了可以带走。而且我告诉他一个小秘密,我说在放学的时候,如果还有报纸在教室里,你可以把它们全部收走。没想到下课时我没有看到一张报纸遗漏在桌子上。所有的报纸都被孩子带回家了。其中一个学生收了五张,我问他为什么是五张报纸,他说家里还有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一人一张。那一刻我还是很感动的。一张小小的报纸,也是一种爱的传递,认真的小眼神里我读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我想比文章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了另一个认识世界的途径。我跟那个拿着一摞报纸回家的孩子的妈妈发了微信,我说赶紧给孩子订一份报纸吧,孩子那么喜欢阅读,因为他说他要回家把这些报纸好好重新再读一遍。妈妈很惊讶,并表示马上去订一份报纸。这是不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