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入门必读—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目前为止,这是继《苏菲的世界》后又一本经典的哲学科普读物。好玩、有趣,又不乏知识性地向普通人介绍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并且按照各时期的代表人物完成的线索进行描述。
哲学是什么?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对哲学的定义:
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或许很多人会下意识认为,哲学离我们太过于遥远而不可及。但其实回想一下,在我们的身边,当邻居大妈默念“人的命,天注定”时,她信奉的是决定论;当朋友在酒桌上劝你“赚钱有什么用,钱再多早晚也是一个死”的时候,他讲的是虚无主义;当鸡汤文写到“当下最重要,活出你自己的精彩”时,他其实就是存在主义的代言人。当遭遇挫折低谷时,我们会不会开始自省:“世界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终极真理到底存不存在”、“人生的意义何在”等等。我们又是否会在不经意间开始怀疑主流世界灌输给我们的价值观是否正确,并开始自己的思考时。恭喜你,已经一条腿迈入了苏格拉底“不怀疑,毋宁死”的大门。
“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 ——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不臣服于宗教,终其一生在质问终极意义。但他的怀疑仅限于反对无脑迷信,着重在于客观基础上的合理推测。不尽信,不盲信。
笛卡尔倾向于按照欧式几何的模式来建立哲学体系。从先验公理出发,运用数学中推理演绎的方法来推演出整个哲学体系。并提出了笛卡尔二元论:我们的世界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我们的心灵,一个是心灵以外的部分。其揭示了一切痛苦最终都是精神痛苦,因为外部世界施加于你的痛苦最终也要由自我的内心世界表达。所以,我们只要坚守自己的内心世界,不被外界所左右,就容易获得内心的宁和。
洛克观点与笛卡尔相反,他坚持经验主义,认为人生来就是一张白纸,思想都是后天学习而来的。人的一些本能是天生的,但这只是一种生理、心理上的习惯,并非比客观世界高的理性。
莱布尼茨挑战洛克的观点,提出“单子论”,认为物质是占据空间的,只要是占据空间的东西就可以被分成更小的东西。物质无限被分下去,最后剩下的,一定是不占据空间的“东西”(要是占空间就能再分下去)。既然这“东西”是不占据空间的,所以它不是物质,它是精神。
霍布斯和牛顿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机械地按规律运行,是机械主义的代表,并且用物理规律来解释包括人的意志在内的一切事物。但缺点也很明显:物理规律依赖于经验,而无法解释没有意识产生的领域,因而也就没有办法解释意识。
休谟结合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中的精华,试图挑战机械论和决定论。他认为之前的分歧超出了人们目前的经验范围,人们只能感受到当前的生活,所以超出当前观察范围的讨论是毫无必要的。他认为只有两种知识是可信的:1.不依赖于经验的知识(比如几何) 2.我们自己感受到的经验。休谟认为经验本身是知识,但却否定因果律,因为因果律本身无法从有限的经验获得,所谓的“因果律”只是一种心理错觉。
“你怎么知道明天太阳依旧会升起?” —— 休谟
休谟的理论彻底摧毁了科学界的心里堡垒,既然没有所谓的规律,那么科学实验也就无从着手,此前所建立的一切也将分崩离析。正当此时,康德横空出世,力挽狂澜。巧妙解决了休谟的怀疑论与科学的决定论之间的矛盾。康德把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完全不可知(物自体),另一部分是表象的世界,来自于人类的经验。这一部分可以用理性把握。只要我们在可把握的世界里讨论问题,理性就又恢复威力了。—— 《纯粹理性批判》。至此,康德通过限制理性可认识的范围,使得理性适用于表象的世界,承认了科学的合理性和价值;与此同时,给“物自体”罩上了“先天认知模式”的保护罩,使得理性无法触碰“物自体”丝毫,又给自由意志留下了存在的空间。
叔本华作为康德的继任者,进一步认为,物自体是可以了解的,而且万物的物自体是统一的,这个物自体叫做“生命意志”。生命意志就是求生的欲望。人是由生命意志驱动的,各种欲望就是生命意志的体现,人不过是受生命意志摆弄的玩偶。也由此奠定了他的悲观主义基调。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 叔本华
尼采是叔本华的追随者,与之“生命意志”不同的是,尼采强调“权力意志”。“权力”是指个体变的更强大,更富有创造力。他把道德分为两种:一是奴隶道德,也称为弱者道德,主张谦卑、礼让,以“禁止”为主。二是贵族道德,也称为强者道德,主张勇于创新,勇于冒险,特立独行,以“鼓励”为主。
罗素和维特根斯坦是逻辑实证主义的推崇者。他们想开发一套形式化语言供哲学家们使用,把所有真理都诉诸此语言表达,并且严谨得遵守逻辑规则,那么哲学就可以像科学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了。结果证明,仅对描述性语句符合逻辑规则地描述,并不能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
“凡是可说的事情,都可以说清楚,凡是不可说的事情,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 维特根斯坦
读罢至此,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那些问题:“世界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终极真理到底存不存在?”、“人生的意义何在?”。或许你在看完了百家争鸣后依旧没有自己的答案。其实书中引领读者所做的思辨,正是希望读者能够对周遭的世界能够多一点有意识地思考,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说到底,这种主观性的问题都是不言自明的,不同流派都有其自己的观点,无分优劣。就像文章最后作者所说:“人生问题的解答在于这个问题的消除”,当你不再执着于此,也就“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
“三种单纯又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 罗素
最后,附上我在读书时所做的笔记。以上。